24小时接单的黑客

黑客接单,黑客业务,黑客技术,黑客教程,网络安全

古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中药材种植栽培与加工技术)

本文导读目录:

中草药的种植

10、地黄

春种亦可夏种。

①选地整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结合整地亩施腐熟堆肥2000kg,过磷酸钙25kg,深耕20-25cm,整平耙细,做成宽1.3米的高畦备种。

②栽种:将地黄块茎截成3-5cm长的小段按行距30-40cm,株距25cm,在整好的畦面上挖深3-5cm的浅穴,每穴放种栽1-2段,覆土盖种。

1、半夏

①选地:半夏宜选湿润肥沃,呈中性反应的沙质土壤种植,亦可选择适宜山坡、山地,但要求近水源,排灌良好,且地势平缓环境,半阳半阴为好,涝洼盐碱地不宜种植。

②整地:深翻土地20—25cm,除去石砾杂草。结合整地每亩施厩肥或堆肥3000-4000kg,过磷酸钙50kg,翻入土中做基地,然后整细耙平,做成0.8—1.2米宽的平畦,畦埂宽、高分别为30cm、15cm,畦的长度不宜超过20米。

③播种:块茎繁殖,按行距20cm开8-9cm深的沟,按株距5cm。种茎交叉放沟内,覆土耧平,稍加镇压,每亩用种70-100kg。

④田间管理:锄草,应注意防止损坏叶柄而形成人为伤苗。

⑤采收加工:当年秋季即可采收,捡大留小于土中继续培植。

加工方法:将鲜半夏洗净泥沙,按大、中、小分级,分别装入麻袋内,先在地上轻轻摔打几下,再倒出在流水处去皮,然后取出曝晒。并不断翻动,晚上收回平摊于室内,次日再取出晒,反复操作,直至晒干为止,即为商品。

2、红花

①选地整地:红花对土壤要求不严,轻度盐碱地也可种植,整地时事先施足底肥,每亩可施圈肥3000kg,尿素20kg,过磷酸钙50kg,整平备播。

②繁殖方法:红花采用种子直播,秋播10月上、中旬,春播3月中下旬,条播或穴播均可。条播行距40cm,如穴播、株行距均为33cm。

③田间管理:间苗定苗: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去弱留强,当抽茎时定苗;条播按株距25cm、穴播每穴留苗2株。若有缺苗现象,选择阴雨或晴天的傍晚,及时补苗。

结合中耕除草再施一次磷钾肥,施后培土以防倒伏。红花耐旱怕涝,一般不用浇水,但雨季及时排水。

采收加工:红花开花2-3天进入盛花期,及时采收。置阴凉处阴干、或晒干即成商品。

3、白芷

①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灌良好的沙质土壤地块,亩施混和过磷酸钙50kg的圈肥2000-3000kg,深耕30cm,耙细整平,作1米宽平畦,开四条1cm深的浅沟待播。

②繁殖方法:白芷用种子繁殖,一般均用直播法。常于“白露”至秋分时播种,在开好的沟内均匀条播稍镇压,地面保持湿润,一般15-20天出苗。

③田间管理:开春返青后及时浇返青水,苗高5cm时,去弱留强按10cm株距间苗。苗高15cm时按15-20厘米定苗。结合中耕除草追肥,一般亩施10-15kg尿素为宜。旱时适当浇水,遇大雨积水应及时排水,防止烂根。

④收获加工:一般8月中下旬叶片开始枯萎,地下部分停止生长,立即收获,先将地上部分割去,顺畦将根完整刨出,用硫磺薰蒸晒干即可。

4、白术

白术系用种子繁殖,常用育苗移栽法。

①选地整地:培育术栽选择肥力一般,排灌良好的地块,亩施厩肥1500kg,深翻20cm,耙细整平,做1米宽平畦,待播。大田栽培选择肥沃,排灌良好的沙质土壤地块,亩施混合过磷酸钙50kg的优质圈肥5000kg,耕翻深20厘米,做1米平畦。

②繁殖方法:播种,将选好的种子在25-30℃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催芽。于“谷雨”后“芒种”前播种。可撒播亦可条播。每亩用种子4-5kg,约15天左右出苗。

移栽:在畦内按行距25cm开10厘米的深沟,按株距15cm栽入沟内,全部栽完,再浇一次大水。

③田间管理:春季干旱时,可用大水浇1-2次,及时松土保墒,植株抽苔时,亩追施尿素20kg,复合肥30kg,在行间开沟施入后浇水。雨季及时排水。除草、松土、施肥、摘蕾等田间操作均需在露水干后进行,以防病害传播。

④采收加工:10月下旬茎叶枯黄时,将白术根茎刨出,剪去茎杆,一般烘干质量好

5、金银花(鲁白-01新品系)

①选地整地:金银花对土壤要求不严,耕种前,亩施农家肥5000kg,深耕细耙,做成2米宽的平畦,也可利用田边地头、房前屋后、沟边路渠等栽种。

②繁殖方法:一般育苗移栽。行距2米,株距1.5米挖穴,宽、长、深各30cm,每穴施入堆肥5kg与穴底土掺匀,然后每穴栽壮苗1株,填细土压紧,踏实,浇透定根水即可。

③田间管理:保证地内无杂草,保持土质疏松。追肥:每年早春萌发后和每次采花蕾后,都应进行一次追肥,一般用人蓄粪水或硫酸铵、尿素,于株旁开浅沟撒入,施后覆土盖肥。

整形修剪:移栽成活后,修剪培养成伞房形直立小灌木。

④采收加工:一般栽后第三年进入盛花期,鲁白-01开放时间较集中,一般于5月中、下旬采摘。采收时必须在花蕾尚未开放之前采摘。采摘后要及时加工,防止堆沤发酵,可晾干或烘干。干花一般亩产300kg。

6、甘草

①选地:整地:甘草对土壤的适应性极强,在潮土、盐碱地乃至沙荒地均可种植,每亩施土杂肥或厩肥2000-2500kg,过磷酸钙50kg,深耕20-25cm,耙细整平。

②移栽:一般采取育苗移栽法。移栽方法:秋季或春季按行距40cm,开20cm深的沟,将甘草根斜摆或平摆在沟内,株距7-10cm左右,然后盖土,芦头在土下2cm处,用脚踏实即可。

③田间管理:移栽的甘草苗结合浇水追一次磷酸二铵,亩施15-30kg等甘草苗高10cm以上时机械或人工除草1-2次。

④收获:移栽干草一般当年或第二年秋季收获成品,先割去地上茎,然后用镢深挖或用机械犁出,捡出运回晒场。切去芦头,晒干,分级打捆即为商品。

10、地黄

春种亦可夏种。

①选地整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结合整地亩施腐熟堆肥2000kg,过磷酸钙25kg,深耕20-25cm,整平耙细,做成宽1.3米的高畦备种。

②栽种:将地黄块茎截成3-5cm长的小段按行距30-40cm,株距25cm,在整好的畦面上挖深3-5cm的浅穴,每穴放种栽1-2段,覆土盖种。

③田间管理:①间苗、定苗:当苗高10-12cm时,每穴留壮苗1株;②中耕除草追肥,结合中耕除草亩施腐熟饼肥50kg,过磷酸钙50kg,促使植株健壮。

④采收加工:于当年11月前后采挖,先割去茎叶,然后在畦的一端开35cm深的沟将根茎挖出。

加工:按大小分级置于火炕烘干即可。

中草药栽培与加工和计算机网络专业哪个就业前景好

这两个一个是热门专业,一个是小众专业,其实没有什么可比性。

单问就业前景,肯定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就业前景好,信息社会,计算机网络算是基础工程。

但是中草药栽培其实也不错,现在提倡中医,对于中药需求还是比较大的。

所以,主要就看你对于那一块兴趣更大些了。

中草药栽培技术是什么?

中草药的栽培技术一般的是要求土地是沙性的,而且没有什么污染,同时在耕种和种植的过程中,尽量少使用农药,才能保证药材的药性

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人才需要什么素质,能力要求?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 该专业介绍: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中草药基本理论,中草药植物引种驯化、栽培、加工、成分分析与质量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植物生长与环境、中草药基础、中草药栽培技术、中草药植物遗传育种技术、中草药材贮藏与加工技术、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草药炮制技术、企业经营管理、中草药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中草药栽培技术技能训练、中草药病虫害防治技术技能训练、中草药植物遗传育种技术训练、中草药材贮藏与加工技能训练、岗位就业综合实训等。就业面向:各中医药科研究所、医药管理部门、制药企业、外贸、职业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中药龙头企业中药材生产基地、中药经营单位;中药材市场管理部门;县、乡(镇)农业多种经营部门。随着我国中药材在国际市场占有份额的增加,面对野生中药材资源已近枯竭的态势,只有通过人工种养的产业化发展才是解决中药材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多的根本途径。因此,社会急需中药资源人才.

药用植物的采收与加工是如何的?

采收

(张士良)

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入药部位或器官已符合药用要求时,人们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从田间将其收集运回的过程,就是药用植物的采收。采回的入药部位经过加工干燥后,便称为“药材”。药用植物采收不仅要求药材产量高,更要求品质优良,保证医疗效果,才能称为合格的产品。因此,药用植物的采收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技术性。不合理的采收会给生产者带来很大的损失,使一年或多年的劳动所得成为劣质的药材,甚至是废品。药用植物采收的时间性主要指采收期和采收年限;技术性主要指采收方法和药用部位的成熟程度等。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绝不可孤立地看待,因为它们对药材的形态、组织构造、有效成分的含量、性味、色泽,以及产量、疗效等都会产生影响。

一、采收的标准

药用植物的采收标准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指药用部位外部已达到固有的色泽和形态特征;二是品质已符合药用要求,即性味、成分已达到应有的标准。药用部位的成熟与植物生理上的成熟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以合乎药用为标准,后者是以能延续植物生命为标准。所以,药用部位的成熟与植物生理上的成熟常常是不同步的,如酸橙果实以黄熟为生理成熟,而药用却以幼果和绿熟果实为成熟,前者不堪入药,后两种一个药名枳实,另一个药名枳壳;又如辛夷、款冬以花蕾入药,开放的花生理成熟反而不能入药。

药用部位成熟与否,外部的标志较易判断,内在的因素,特别是有效成分的积累是否达到药用要求就较难判别。但是人们通过千百年生产实践与临床观察,发现药用部位内部的成熟,在植株生长发育、形态等方面也呈现一定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来判断药用部位的成熟程度,确定适宜的采收期,是保证药材品质、产量的重要措施。药用植物的适收标志,因植物种类、药用部位不同而有差异,如种子类药用植物大部分以种子完全成熟为适收标志,山茱萸以果实红熟为适收标志,枳实以绿色幼小的果实为适收标志。

二、采收期

药用植物的采收期,是指药用部位在一年中收获的具体日期。我国农村习惯以二十四节气作为采收的具体日期,因为只按春夏秋冬四季来确定采收期,时限太长是无法保证药材品质的。通常按月、旬来确定采收期。药用植物栽培分布广,各地气候、环境、栽培技术等又有差异,同一药用植物在不同地区的采收期也很难统一。因此,确定经济采收期的主要依据是成熟程度与适收标志。特别是将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植株生长发育期结合起来考虑。也就是品质与产量要综合考虑,确定最佳的采收期。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含量与产量在植株生长发育期间都有显著的高峰期。有的两个高峰期是一致的,如金银花花蕾期含氯原酸最多,产量也高。也有的两个高峰期并不一致,如槐的花蕾(槐米)比已开放的花(槐花)含的芦丁高10%以上,产量却比槐花低。又如知母根茎含杧果甙以4月最高,为1.26%,其次10月,为0.89%,但是产量以10月以后为最高。因此,后一种情况确定采收期,必须以有效成分积累的高峰期为主要依据,才能有效地保证药材的品质,所以知母的采收期应是4月和10月。

(一)根及地下茎类药用植物的采收期

在植株完成年生育周期,进入休眠期时采收。这时根或地下茎生长充实,地上部分生长停滞或者枯萎,根或地下茎中积累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药材的产量和加工折干率也高。例如,9月收获的丹参,根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仅0.04%;休眠期收获的含量就上升至0.11%。大多数根及地下茎类药用植物的具体采收期是从10月开始,如黄连、当归、人参、玄参等,这时都已进入休眠期。

此外,有些药用植物在抽薹开花前采收,如当归、白芷、川芎、川明参等繖形科植物。因为抽薹开花大量消耗营养物质,根或地下茎的组织木质化,质地松泡,品质变劣,甚至不堪入药。也有些药用植物在生长发育盛期采收,如附子、麦冬等。

(二)全草类药用植物的采收期

一般在现蕾或花初期采收。现蕾前植株生长正进入旺盛阶段,营养物质尚在不断积累,植物体组织幼嫩,此时采收产量、品质和加工折干率都低。花盛期或果期,体内营养物质已被大量消耗,这时采收产量、品质也随之下降。例如,益母草花蕾期收获的总生物碱含量为0.93%,盛花期为1.26%,果熟期则下降到0.39%。因此,这类药用植物多数在夏秋季采收。夏季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如薄荷、广藿香、辽细辛等。秋季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如紫苏、荆芥、柴胡(四川用全草)等。

此外,有少数药用植物如茵陈蒿、白头翁等,必须在幼苗期采收,显蕾前采收就已成为次品。因此,多在早春季节采收。谚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也说明适时采收的重要性。

(三)皮类药用植物的采收期

皮类包括树皮和根皮,采收期在植株生长期,这时体内水分、养分输送旺盛,形成层细胞分裂快,皮与木质部易分离,剥皮容易,皮内含液汁多,而且气温高,干燥也快。因为休眠期皮与木质部紧紧粘连无法剥离,勉强剥下也是碎块。由于皮类多为木本植物,采收时还应考虑它们的树龄和皮的厚度是否达到药用要求。一般树皮的采收期在5—9月,如黄柏、杜仲、厚朴、川楝皮、秦皮等。根皮的采收斯则应推迟到年生育周期的后期,一般在8—10月上旬,如牡丹皮、远志等,采收过早根皮积累的有效成分少,产量与加工折干率也低。

此外,栽培于热带或南亚热带的皮类药用植物,由于年生育周期长,几乎全年都可以剥皮,如肉桂等。

(四)叶类药用植物的采收期

在花刚开放或开花盛期采收。这时叶色深绿,叶肉肥厚,叶片已不再增大,有效成分含量和产量都高。花期前叶片还在生长,积累的有效成分较少,产量也低。花期后叶生长停滞,质地变苍老,有效成分含量降低,产量也随之下降。例如,荷叶在花含苞欲放或盛开时采收的,干燥后色绿,质地厚,清香气浓烈,品质好;花期前采收的,干燥后叶薄,色淡绿,品质差。开花盛期采收的薄荷叶,油与脑的含量最高。

叶类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产量等不仅随生长发育产生变化,有的还受季节、气候的影响,甚至一天内都有变化。因此,这类药用植物的采收对时限的要求很严。据测定薄荷叶连晴一周在露水干后至下午2时采收的,挥发油含量最高;阴雨后2—3日采收的,挥发油含量降低3/4。颠茄、毛地黄、大枫艾等,都有类似的现象,除了要求选晴天外,每天以10时至16时采收为宜。

此外,也有少数叶类药用植物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收,如侧柏叶、枇杷叶等。还有经霜后采收的,如霜桑叶。叶是副产品的其采收期则与主产品的采收期相同,如参叶、三七叶、紫苏叶等。

(五)花类药用植物的采收期

花类药用植物的采收期,因植物种类和药用部位不同而有差异。无论是以花蕾、花朵、花序、柱头、花粉或雄蕊等入药,采收时都应注意花的色泽和发育程度。因为色泽和发育程度是花的质和量发生变化的重要标志。例如,红花初放时,花呈淡黄色,所含成分为新红花甙及微量红花甙;花深黄色时,含红花甙;花桔红色时,含红花甙及红花醌甙。大多数花的采收期在春夏季,如忍冬、辛夷、玫瑰、槐花、槐米、合欢花、厚朴花等;少数在秋季采收,如菊花;或在冬季采收,如蜡梅花、款冬花等。以花蕾入药的要掌握好发育程度,及时采收才能保证疗效,否则会降低药材的质量,甚至成为废品,如款冬花须趁花蕾未出土时采收,金银花应在花蕾膨大变白色时采收。以花朵入药的一般在花初放期采收,如月季、玫瑰、芙蓉花、蜡梅花等,花盛开时采收,花易脱落、散瓣、破碎,而且色泽、香气不佳。以花序、柱头、花粉入药的则宜花盛开时采收,如菊花、旋覆花、番红花、蒲黄等。

(六)果实类药用植物的采收期

果实类药用植物的采收期,随植物种类和药用要求而异。一般干果在果实停止增大、果壳变硬、颜色褪绿、呈固有色泽时(7—10月)采收,如薏苡、连翘、马兜铃、巴豆、阳春砂、草果、使君子等。肉果的采收期因药用要求不同而异:以幼果入药的,多在5—7月收获,如枳实、乌梅等;以绿熟果实入药的,应在果实不再增大,并开始褪绿时采收为宜,一般在7—9月上旬收获,如枳壳、香橼、佛手、栝楼、木瓜、青皮等;以完整果实入药的,多在8月开始收获,如枸杞、山茱萸、五味子、枣、陈皮、龙眼等。

(七)种子类药用植物的采收期

种子类药用植物一般在果皮褪绿呈完熟色泽;种子干物质积累已停止,达到一定硬度,并呈现固有色泽时采收。成熟过程中的种子与果实,是各类有机物质综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营养物质不断从植物的其它组织输送到种子和果实中去。所以完熟期采收的种子有效成分含量最高,而且产量、加工折干率也高。采收过早,种子含水分多,加工折干率低,产量与品质也低,有的种子呈瘪粒,干燥后种皮皱缩。采收过迟,种子易脱落损失。

种子的具体采收期因播种期、气候条件的差异而有不同。秋播二年收获的常在5—7月上旬采收,如续随子、王不留行子、胡芦巴、白芥、金堂葶苈等。春播和多年收获的常在8—10月采收,如芡、赤小豆、地肤子、决明、望江南等。

三、收获年限

药用植物的收获年限是指播种(或栽植)到采收所经历的年数。收获年限的长短决定于以下因素:一是植物特性,如木本、草本,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等。木本比草本收获年限长,草本收获年限一般与其生命周期一致;二是环境条件,同一植物因南北气候或海拔高度的差异,采收年限往往不同,如红花在南方是二年收获,北方多为一年收获,三角叶黄连(雅连)海拔2000m以上栽培的,5年以上收获,海拔1700—1800m栽培的,4年即可采收;三是药材的品质要求,即收获年限短于该植物的生命周期,如川芎、附子、麦冬、白芷、浙贝母、姜等是多年生植物,药用部位的收获年限却为1—2年。

根据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可分为一年收获、二年收获、多年收获和连年收获。

(一)一年收获的药用植物

播种后当年收获的药用植物大部分为一年生草本,少数为多年生草本或灌木。一般是春季播种,当年秋、冬季收获,如薏苡、紫苏、穿心莲、决明、芡、鸡冠花等。少数为夏季播种,当年冬季收获,如牛膝、郁金、泽泻等。此外,一些热带或亚热带药用植物向北引种,由多年生、二年生草本或灌木变为一年收获,如姜、红花、蓖麻等。

(二)二年收获的药用植物

播种后次年收获的药用植物,一般实际生长期不足两周年,甚至不足一周年,故又叫越年收获或跨年收获。比较普遍的是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如浙贝母、白芥、红花、川芎、延胡索、胡芦巴等。其次是春、夏、秋播种,次年冬季收获,如白术、党参、当归、山药(零余子播种)等。少数为冬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如附子等。

(三)多年收获的药用植物

播种后3年以上收获的药用植物包括多年生草本与木本。其中3年收获的有川明参、芍药、百合、云木香、三七等。4—7年收获的有黄连、牡丹、人参等。以树皮入药的木本则需10—30年才收获,如杜仲、黄柏、厚朴、肉桂、苦楝皮等。

(四)连年收获的药用植物

播种后能连续收获多年的药用植物,多为以果实、种子或花入药的木本,如佛手,香圆枣、山茱萸、使君子、巴豆、辛夷、金银花等。其次是以果实、种子、花、叶或全草入药的多年生草本,有的是播种后从当年开始,就连年采收,如薄荷、旋覆花、菊花、马蓝等;有的则是播种后需两年以上,才连年采收,如砂仁、草果、石斛、栝楼等。

四、采收方法

不同的植物或入药部位的采收方法是不同的,采收方法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药用植物的采收方法主要有挖掘、采摘、收割、击落、剥离、割伤等。

(一)挖掘

挖掘方法主要用于收获根或地下茎。挖掘要选择好时机和土壤含水量适当时,土壤过湿、过干都不利于挖掘根或地下茎,不仅费力,而且易损伤地下部分。降低药材的产量和品质,加工干燥不及时还易引起霉烂变质。

(二)收割

常用于采收全草、花、果实和种子,而且成熟较一致的草本。其中全草类一年两收以上的药用植物,第一、二次收割时应留茬,以利再萌发新植株,并可提高下次的产量,如薄荷、瞿麦、柴胡(四川)等。花、果实、种子的收割,可根据具体情况齐地割下全株,也可以只割取花序或果穗。

(三)采摘

采摘法适用于成熟不一致的果实、种子和花的收获。由于它们成熟不一致,只能分批采收,如果一次性收割完,药用部位成熟不一致,品质就没有保证,也给加工带来困难;全部成熟后收获,早熟的就会脱落、枯萎或质地变衰老,甚至不能入药,如辛夷花、杭菊花等。采摘果实、种子、花要注意保护植株,不要损伤未成熟的部分,以免影响它们继续生长发育。一些果实、种子个体大,或者枝条质脆易断,成熟虽较一致,不易采用击落法采收的,也采用采摘法收获,如佛手、枳壳、栀子、龙眼、连翘、香橼等。

(四)击落

树体高大的木本或藤本,收获果实或种子,用采摘法收获有困难,常采取击落法收获。击落时最好在树下垫上布围、草席等,以减轻损伤,且便于收集,同时要尽量减少对树体的损伤。

(五)剥离

主要用于收获树皮或根皮,也叫剥皮。树皮与根皮的剥离方法略有差异,树皮的剥离方法又分为砍树剥皮、活树剥皮、砍枝剥皮和活树环状剥皮。

1.砍树剥皮

先按规定长度剥下树干基部的树皮,然后伐树一节节的剥下树皮。一般每节树皮的长度为67—100cm。剥皮的方法按规定长度上下环状切割树皮,再从上圈切口垂直纵切至下圈切口,用刀从纵切口处左右拨动,使树皮与木质部分离,即可剥下树皮。进行林木更新的,伐树应留茬(桩),以利萌发新苗。不留茬的,还可挖掘根部剥皮入药,如厚朴、黄柏等。

2.活树部分剥皮

简称部分剥皮。特点是不砍伐树干,只在树干上剥取部分树皮,但是不环状剥皮。由于输导组织仍能上下畅通,剥皮部位愈合快,数年后该处又可以剥皮。作法有上下交错剥皮与条状剥皮两种。一般每处剥皮长度在80cm以下,宽度不超过树围的1/3。由于提供的药材量少,近年来已为活树环状剥皮取代。

3.砍枝剥皮

此法每年轮换伐下部分大树枝剥皮,也不必砍伐树木。采取砍枝剥皮应修剪成矮主干的树型,上部留4—5个主要分枝,每年伐去1—2枝,并让其萌发新枝来接替,这样每年都可以砍枝剥皮。

4.活树剥皮

简称环剥。是近年来试验成功的剥皮方法。特点是在活树上环状剥下树皮1—3m,使之愈后长出新皮,数年后又可再行环剥。环剥后能重新生长树皮是靠残存的形成层细胞和恢复了分裂能力的木质部细胞分生新细胞,而产生愈伤组织,形成新的树皮。因此,环剥要选择气温较高的季节,几天中无降雨的天气,并且不要损伤木质部。

5.根皮的剥离

木本的粗壮树根与树干的剥皮方法相似,皮的长度是依实际情况而定,故长短不一。灌木或草本根部较细,剥离根皮方法则与树皮不同:一种方法用刀顺根纵切根皮,将根皮剥离;另一种方法用木棒轻轻锤打根部,使根皮与木质部分离,然后抽去或剔除木质部,如牡丹皮、地骨皮和远志等。

(六)割伤

树脂类药用植物如安息香、松树、白胶香、漆树等,常采用割伤树干收集树脂。一般是在树干上凿“∨”形伤口,让树脂从伤口渗出,流入下端安放的容器中,收集起来经过加工即成药材。从果实中提取树脂,有的也采用割伤法收集树脂,如鸦片。

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专升本考考哪几门?

真的要再配合加工技术专升本的话,通常需要考专业的知识内容一般嗯,针对于这个草药的一些基础的认识,还有就是栽培技术的手段。

元胡中药栽培技术

元湖

一、除草害。

中药材元胡出苗一般在元月13日前后,此阶段重点抓好除草。出苗前选用封闭型类除草剂,出苗后选用中药材元胡田具有选择性类除草剂。彻底防治草害,有效控制:一是抢肥问题,中药材元胡与杂草挣肥消耗养分,使后期肥力供应不足;二是湿害问题,很容易使中药材元胡田中后期田间湿度提高,易形成湿害导致中药材元胡霜霉病、褐枯病发生;三是抢光问题,中药材元胡植株矮小、丛生,易被杂草遮盖,通透性差,光和利用率不高,中后期不利于中药材元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干物质积累受阻,制约高产。

二、防春旱。

开春后春旱影响中药材元胡高产多被人们忽视,应引起重视。一是春旱容易造成中药材元胡生长所需营养因子由于土壤水分缺乏不易随水分子被植株吸收利用转化,导致作物缺肥,生长缓慢;二是看田补水,看苗补肥,春旱严重的田块,选择大水漫灌后迅速挖沟排水,群体苗势弱的每亩用追肥2.5--5公斤尿素促苗;不太干旱的田块,采用喷雾方式补水,每亩用水6--8桶,群体苗势弱的每亩用0.5--2公斤尿素对水喷雾,肥用量不宜过大,防止肥害造成烧苗现象。

space

中药材元胡

三、防倒春寒。

历年4月10日前后发生倒春寒,此时是中药材元胡营养生殖生长最佳时段,做好三月中下旬及四月上旬中药材元胡病害防治尤为重要,是中药材元胡抗倒春寒、延迟倒苗夺高产的有效措施。一是选用杀菌剂于3月15日后每隔10天连喷3--4次,防治中药材元胡病害,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抗逆性,延迟中药材元胡自然倒苗时间,创造高产条件;二是规范中药材元胡科学管理,不提倡施用元胡膨大素类激素以追求中药材元胡高产。

  • 评论列表:
  •  酒奴笑惜
     发布于 2022-05-31 07:34:56  回复该评论
  • 后色绿,质地厚,清香气浓烈,品质好;花期前采收的,干燥后叶薄,色淡绿,品质差。开花盛期采收的薄荷叶,油与脑的含量最高。叶类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产量等不仅随生长发育产生变化,有的还受季节、气候的影响,甚
  •  拥嬉樱甜
     发布于 2022-05-31 11:15:59  回复该评论
  • ④采收加工:一般栽后第三年进入盛花期,鲁白-01开放时间较集中,一般于5月中、下旬采摘。采收时必须在花蕾尚未开放之前采摘。采摘后要及时加工,防止堆沤发酵,可晾干或烘干。干花一般亩产300kg。 6、甘草 ①选地:整地:甘草对土壤的适应性极强
  •  余安路弥
     发布于 2022-05-31 04:02:54  回复该评论
  • 失,使一年或多年的劳动所得成为劣质的药材,甚至是废品。药用植物采收的时间性主要指采收期和采收年限;技术性主要指采收方法和药用部位的成熟程度等。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绝不可孤立地看待,因
  •  怎忘乜一
     发布于 2022-05-31 08:02:41  回复该评论
  • 工:一般8月中下旬叶片开始枯萎,地下部分停止生长,立即收获,先将地上部分割去,顺畦将根完整刨出,用硫磺薰蒸晒干即可。 4、白术 白术系用种子繁殖,常用育苗移栽法。 ①选地整地:培育术栽选择肥力一般,排灌良好的地块,亩

发表评论:

«    2025年5月    »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文章归档
标签列表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