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接单的黑客

黑客接单,黑客业务,黑客技术,黑客教程,网络安全

小鸵鸟的养殖技术(小鸵鸟的养殖技术视频)

本文导读目录:

鸵鸟的养殖技术

挑选品种

在选择种鸟和种蛋时要注意,因为这对鸵鸟以后的数量有直接的影响。可以根据品种、性别、年龄、生产性能来选择种鸟。选购鸵鸟时还要观察它的健康状态,看一只鸵鸟是否健康,有这么几点。①行为,健康的鸵鸟精神饱满,容易合群;②体表,健康的鸵鸟肌肉健硕,没有外露的骨骼,行走稳定,没有任何伤残;③采食,健康的鸵鸟食欲很好,当都饲养员走进,它们就会靠近等待采食;④排泄物,粪便呈现暗绿色,尿液透明说明鸵鸟身体强康良好。

除了看鸵鸟的健康情况以后,在选购鸵鸟时还要将公母比例按照1:3买入。

养殖场地

人工养殖鸵鸟,在选择养殖地要选择较大的地方。因为单只鸵鸟的体积很大,如果场地过小会影响鸵鸟的行动。鸵鸟奔跑的速度很快,相当于汽车的六十几迈,所以场地要让它们能跑起来,最好建成一个长宽为75米左右的地方,让它们生活和奔跑起来舒服。

对于场地鸵鸟虽然没有很挑剔,但因为它们比较敏感,在选择场地上,要找一块地势较高,阳光充盈,水源便利,最主要的是要周围要安静,否则鸵鸟受到刺激和伤害。鸵鸟的腿很细,所以在场地内不要有太多的小石子,地面不要太硬、太光滑,有条件可以铺上沙子,也可以直接放上土就行。

围栏的木头不要用带刺的,尽量用比较光滑的,这样鸵鸟在里面奔跑才不会撞伤。尽量给鸵鸟一个近乎自然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它们才会更好的发展和生产。

科学选料饲养

鸵鸟属于杂食动物,喂食什么它都会吃,虽然它却没有牙齿和消化酶,消化系统却很好。多数的鸵鸟都是生长在沙漠中,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它们可以长达半月左右不进食,不喝水能耐饥饿。

鸵鸟摄取过多的能量会造成营养过剩,影响它们的繁衍能力,所以在投喂时一定要注意。它的代谢能力较快,为有效的促进消化道建立,人工养殖时要在饲养两月后开始加量

最后就是雏鸟,虽然说鸵鸟的抗病能力很强,这也只是说的成年鸵鸟。雏鸟若没有真确的喂食,会很容易染上疾病降低雏鸟的存活率。在雏鸟出壳几天以后,可以在卵黄中摄取营养,三天以后就能给它们喂水和饲料。喂食给雏鸟的饲料一定要搅碎,不要太干,单次投喂的量要小,次数可以多。

日常管理

交配期间,母鸵鸟一般会在交配后的1-2周以内产蛋,这时工作人员要将蛋及时的捡出,这样母鸵鸟就会连续产蛋,几乎每天都要,连续20天左右,人工饲养的情况下鸵鸟蛋最好不要让它们自己孵化。饲养管理的好,鸵鸟会连续产蛋40枚左右。

人工养殖,干净的鸟舍这是必须要有的,特别是种鸟和雏鸟的圈舍。定时对鸟舍进行清理和消毒,其中还有鸵鸟的食槽水槽也要轮流更换、消毒,每天三次打扫鸟舍内的粪便

四合院想要养鸵鸟,用哪些方法养呢?

1、鸵鸟的繁育速率和生长发育速率十分的快,耐寒耐暑,只是它的抵抗力也十分的强,针对喂养场地和自然环境规定也不是十分的高,归属于喂养低成本,可是收益率高的那类家禽家畜。2、假如说要在四合院之中开展饲养鸵鸟的话,最先要确保四合院内的环境卫生,搞好全方位的消毒工作中。3、为了更好地能够确保小鸵鸟的身心健康观念工作人员在每一次进到喂养棚以前务必要消毒两手,拆换专业的衣服裤子和鞋,才能够在进到拱棚。

养殖鸵鸟怎么养

1、饲养场地

养殖鸵鸟必须要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地带,在倾斜度20左右的坡上用围栏进行圈养。远离城区、交通地带等嘈杂的地方。场地周围还需要用铁丝围成至少两米的铁丝网,这是为了防止鸵鸟受伤的。除了饲养场外还要设置鸵鸟的运动场,运动场应该坐北朝南。休息场要将成年鸟与雏鸟分开休息,休息场必须保温防风雨,有着良好的通透性。鸟舍地面要干净卫生,干燥。鸵鸟是需要地面完全干燥的,潮湿的环境鸵鸟无法生存。

2、饲料选择

鸵鸟是一种杂食动物,它的消化功能比较好,有着比较特殊的消化系统,它能够在粗纤维中摄取能量,所以在给鸵鸟提供饲料的时候不要提供能量过多的饲料。如果营养过多的话,再加上青饲料里面的能量,会造成体内的营养过剩,增加体脂,营养鸵鸟的繁殖能力。而且鸵鸟的生长速度较快,新陈代谢快,为了有效的促进后消化道建立微生物生长的区域,应该在两个半月后增加粗饲料的用量。

3、交配期限

雌鸵鸟的发情表现很明显,动作比之前温柔了很多,会主动的接近雄鸵鸟,低着头走过去,头都几乎触到了地面。翅膀也随之垂落下去,嘴巴一张一合。交配完后,雌鸟会在1-2周内产卵。如果将产下的蛋取出的话,雌鸟会进行连续性产蛋,一天一枚,持续20天左右。人工饲养的鸵鸟让自己孵化是很不经济的,有些养殖能力强的可以连续产卵40多,这与良好的饲养管理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4、防治疾病

在鸵鸟的育雏期时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也是饲养成败的关键时期。育雏期的鸵鸟主要病害是呼吸道感染,一般都是空气混浊,环境脏乱,地面潮湿等原因所造成的。呼吸道病害会对鸵鸟的生长以及繁殖造成一定影响,甚至是死亡,所以在育雏期的鸵鸟应该有专人管理,随时注意鸵鸟的状态以及进食情况,将鸟舍清理干净,定期消毒,发现病鸟立即隔离,检查情况进行治疗。为鸵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以上就是关于鸵鸟的养殖方法,鸵鸟的养殖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注意的就是养殖环境。因为鸵鸟本来生活于非洲等高温干燥的环境。如果它的生活环境特别湿润,鸵鸟会产生病害并且难以控制的,还有饲料不宜饲喂营养丰富的饲料,原因在前面也说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合院想要养鸵鸟,需要怎么养呢?

这个时候就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而且一定要注意环境卫生问题,一定要及时消毒,同时一定要提前圈出来一个位置,还有就是要选择优质的品种,一定要及时给这些鸵鸟消毒,同时也应该及时更换麻包。

鸵鸟养殖技术 ?

养殖环境

鸵鸟的饲养方式及其场地设备. 鸵鸟体型大,如果采用舍饲的方式进行饲养管理,则需要占用较大的土地面积和较多的投资。每只鸵鸟需舍内面积5×5米2、运动场50×12米2,而且鸵鸟高大,要求鸟舍的门宽而高(高约3米)。

由于鸵鸟性情温顺、有群聚性,因而可以进行散养或放牧饲养,这样就不需专辟运动场,同时鸵鸟可以自己采食天然植物,减少了饲料投喂量。 鸵鸟舍应有较大面积,檐高不低于3米,土地面(为防鼠最好用水泥铺地)上铺沙草,冬季和繁殖、育雏时垫垫料(如垫草等)。

鸵鸟舍应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北方还应安装保温设施。舍内应有操作廊,还需注意采光问题,食槽和饮具都应深大而坚固。鸵鸟养殖场最好建在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5~10℃的地方。这一条件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鸵鸟养殖场必须建在地势平坦的草原、牧场和沙漠。鸵鸟舍外应开辟尽量大而平坦的运动场。如有天然牧场也可散养或放牧饲养。在鸵鸟运动场或牧场应适当种植其可采食的落叶乔木、灌木、苜蓿或禾草等。

饲料配方

一、鸵鸟的饲料需求。

鸵鸟在育雏期间,必须饲喂营养平衡的全价配合饲料,并辅以优质纤维性饲料(如苜蓿等牧草)。鸵鸟在1周龄内,单纯饲喂以高蛋白质配合饲料可能导致腿疾。随着鸵鸟日龄增大,其吸收利用纤维素的极强本性逐渐表现出来,应让其采食粗饲料或天然植物,而浓缩饲料的投喂量控制在每只每天不超过1.5~2千克。然而,目前对鸵鸟的营养需要,知之甚少。在南非,多以苜蓿、玉米和家禽饲料来饲喂鸵鸟。在生产实际中,鸵鸟4月龄以后,一般让其采食天然植物。如今,津巴布韦的鸵鸟专家们已根据鸡饲料类型、配制出鸵鸟的育雏料、生长期料和产蛋期料。

二、鸵鸟各阶段的饲料如下。

1. 1日龄至12周龄。 使用育雏料或碎粒料,其中粗蛋白质含量为21~22%,饲料配比为浓缩料占90%,优质纤维粉占10%;或者浓缩料占60%,优质青饲料占40%。

2. 12周龄至屠宰(12月龄)或开始产蛋。 投喂生长期料,每只每天消耗量不得超过1.5千克,并让鸵鸟自由放牧或采食粗饲料。精饲料的投喂量在每只每天不超过1.5千克的前提下,应该根据季节和采食的天然植物等情况而加以调整。

3. 产蛋期。 让鸵鸟自由采食青饲料,并提供产蛋期料,每只每天浓缩料消耗量不得超过2千克。随着鸵鸟日龄的增大,对蛋白质需求降低。由于生长期历时长达9个月至2年多,因此,鸵鸟实际上需要2~3种生长期饲料(浓缩配合饲料)。此外,鸵鸟的配合饲料,需求的钙、磷水平较鸡饲料高,一般高25~30%,复合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使用极其重要。通常在2~4周龄的鸵鸟的饮用水中加入水溶性维生素及电解质。鸵鸟喜爱采食颗粒饲料,饲料颗粒化能够减少饲料的浪费。然而在育雏期间或1~6周龄,一些生产者选择粉料,有的加少量水将饲料拌湿,采用这种饲喂方式喂料,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至鸵鸟1~6周龄以后,改粉料为颗粒料,颗粒最大的直径为10毫米。产蛋期则喂以方形粒料,其最大值为16毫米。

养殖管理

鸵鸟的饲养和管理。

目前常用于养殖的鸵鸟品种有:“红颈”、“马萨”、“非洲黑”等。 鸵鸟的人工孵化方法与其他珍禽相同,但孵化期为42天、孵化温度37.7℃左右、相对湿度一般为55~60%。鸵鸟蛋大,要注意翻蛋及使种蛋受温均匀。凉蛋也十分重要,因为蛋大,与外界的热交换、散热较慢。还要重视通风换气。在出壳前2天,进行最后一次照蛋,将正常发育的胚蛋转入出雏盘,进行落盘管理。鸵鸟在出壳后的1~16周龄,由于其机体幼小(初生雏重1.1千克),各方面机能尚未健全,对环境条件等反应十分敏感,尤其是温度和疾病,因此,在鸵鸟1~12周龄的育雏期,需要精心管理,任何一方面管理不善,都会带来重大损失,例如:高死亡率、高淘汰率,以及鸵鸟的种用性能低下和产蛋年限及寿命缩短。鸵鸟育雏的三要素是温度、饲料和阳光。

鸵鸟出壳后在禽舍内进行人工保温高密度育雏。鸵鸟的育雏温度一是根据温度计的指示,二是根据雏鸵鸟的活动状态来掌握温度,直至鸵鸟感到舒适,活动自如。鸵鸟出生后24小时内,先供应温水供其饮用,1—2小时后喂育雏料。育雏期间要保证不断供应清洁饮水。1~8日龄内每天饲喂8~7次,以后逐渐减少至每天5~4次,每只投喂量以不剩余饲料为度。阳光对育雏期鸵鸟尤为重要。在暖和的晴天应将鸵鸟放出舍外活动。

想养殖鸵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是遇到难题,无从下手,应该怎么做呢?

应该了解同样的养殖方式,了解鸵鸟会出现的一些疾病,了解鸵鸟的状态,然后再购买相应的场地以及饲养的材料。

鸵鸟养殖

自八十年代以来, 鸵鸟的饲养在少数几个国家发

展很快。由于人们的宠爱而名声大振, 身价倍增, 鸵鸟

养殖在世界各地发展速度十分惊人, 许多国家都已兴

起了鸵鸟养殖热。而来自欧美的养鸵风近几年也很快

席卷了我国各地, 鸵鸟饲养在我国算是一门新兴的产

业。其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均土地面积少、人口众多的国

家鸵鸟养殖的概况到底如何? 又面临和存在哪些具体

问题? 面对存在的诸多问题又该采取哪些对策呢? 本文

就以上几个方面作一个初浅的介绍。

一1 我国鸵鸟养殖的概况

我国对鸵鸟的驯养始于1988 年, 养殖最早在东南

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兴起。由于国际市场上鸵鸟产品

价格昂贵, 种用鸵鸟价格较高, 出售鸵鸟种苗利大且能

快速收回资金, 再加上广播、报刊、电视的喧染, 鸵鸟浑

身是宝, 鸵鸟是21 世纪人类的主体肉食, 鸵鸟养殖有

‘钱’‘途’, 素有沙漠长跑冠军之称的鸵鸟也从欧美

‘跑’入我国广东, 跑遍中国。鸵鸟养殖在我国短期内从

南到北迅速扩展形成鸵鸟养殖热。当前许多地方都把

发展鸵鸟养殖业作为“开拓畜牧业的新领域”,“丰富菜

蓝子工程”和“扶贫措施”来抓。据统计, 自1992 年11

月广东江门首次引进经过驯化的非洲黑鸵鸟进行人工

饲养繁殖以来, 我国已有21 个省市自治区兴建了200

多家鸵鸟养殖企业, 总计存栏达2 万余只。仅广东省就

有52 家鸵鸟养殖场, 饲养各个年龄层次的鸵鸟近8000

只。1994—1995 年仅两年通过农业部审批进口的种用

鸵鸟已达7912 只, 种蛋5 万个, 花费外汇上亿美元。

我国的鸵鸟养殖, 通过几年的努力, 建起了鸵鸟研

究中心、实验场、养殖场, 引种、繁殖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和成功, 并于1996 年2 月在北京正式成立了中国鸵鸟

养殖开发协会, 这对我国鸵鸟今后的养殖, 开发、推广

必将起到有利的引导和协调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 目

前有些饲养者从鸵鸟养殖业中获利后, 大量宣传鸵鸟

养殖具有经济效益好, 饲养成本低, 易饲养等优势, 这

些说法具有一定片面性。从整体看, 目前世界养鸵业尚

处于扩种阶段, 而我国鸵鸟养殖也仍处于引种扩繁和

探索、试验时期, 而真正进入规模化商品生产阶段预计

还需要3~ 5 年。按一般规律, 从引种扩繁到规模化商

品生产需7~ 10 年时间, 才能形成一个较好的生产循

环。我们应认清这个现状, 以保证鸵鸟养殖业健康发

展。

二1 我国鸵鸟养殖发展中面临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鸵鸟养殖业总的情况是好的, 但面临

和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1) 一次性投资大。由于引进种鸟的价格较高, 饲

养地占地大, 兴办鸵鸟养殖业一次性投入远大于其他

养殖投入。目前, 从国外引进处于最佳繁殖年龄的种鸟

约需2 万美元左右, 而从国内引种一只3~ 6 月龄的鸵

鸟需3~ 6 万元, 2 岁以上的成年鸵鸟需25~ 35 万元。

据测算, 饲养1 公2 母的最小鸵鸟场, 仅孵化设备、种

鸟、中小鸟栏舍就需投资30 多万元, 占地1 亩。而我国

人口众多, 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搞鸵鸟养殖应慎之

又慎, 应考虑到一系列莫测因素, 盲目大办鸵场风险

大。

(2) 鸵鸟的饲养周期长。种用鸵鸟从出生到具有繁

殖能力需22 个月以上, 公鸟则需更长时间, 在这段时

间里饲养者几乎得不到任何回报, 资金占用时间长。

(3) 饲料消耗大, 饲料转化率不高。从已收集到的

资料看, 成年鸵鸟每天需要精料1 千克左右, 最高则需

2. 5 千克, 青粗饲料供应量为精料的5~ 8 倍。鸵鸟的平

均精饲料转化效率仅为5. 5: 1, 低于大部分畜禽, 每只

上市商品鸵鸟需养至12~ 14 个月, 约需耗精饲料600

千克和青草1000 千克。随着不断驯化和规模化饲养,

精料的比例还将逐渐增加, 说鸵鸟不与人争粮、争地,

为节粮高效的养殖项目是不全面的。

(4) 对鸵鸟的养殖技术看得过于简单和乐观。鸵鸟

从野生到人工养殖的历史不长, 有很多技术问题没有

解决, 其中育雏、营养和疾病是当前制约鸵鸟养殖的主

要问题。在很多情况下, 鸵鸟自身带毒但不发病, 有可

能给我国的家禽业生产造成损失, 现在已发现鸵鸟带

有新城疫和禽流感病毒, 这是国际兽医组织列为A 类

的畜禽传染病。在我国还没有形成适合我国不同自然

地理条件下进行饲养繁育的成套的、规范化的技术规

程。况且, 一直以来, 由于鸵鸟的价格过于昂贵, 给其科

学研究带来了障碍, 鸵鸟的营养研究、饲养技术也很欠

— 6 —

专论与综述POUL T R Y IN DUS T R Y SC IEN CE A N D T ECH N OLOGY 1997, (13) , 8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缺, 缺乏鸵鸟科研机构。在此条件下兴起鸵鸟热, 带有

一定程度的盲目性。

(5) 产品开发技术落后, 缺乏鸵鸟产品的加工和利

用方法, 只管生产, 不管市场开拓, 并没有形成鸵鸟产

品市场, 销路狭窄。尽管我国鸵鸟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比

较快的, 但毕竟只有几年的历史, 在产品开发方面尚有

很大差距, 多数生产者忙于“炒种”至今未见到市场上

有肉、皮等终端产品出售。而且按现行价格, 即使开发

出终端产品, 其价格也难为国内多数消费者所接受。与

我国对猪、家禽、牛羊的消费相比, 鸵鸟肉在短时期内

难以成为“我国的主体肉类”。特别在没有可靠单位保

价收购的情况下盲目投资养十几只、几十只鸵鸟则风

险更大。

( 6) 国际市场竞争力弱。国内的鸵鸟养殖刚刚起

步, 没有实力和经验角逐国际市场, 形不成自己的拳头

产品。国际市场的价格瞬息万变, 一旦市场饱和或过

剩, 鸵鸟产品的价格很难维持现有水平, 其经济效益很

难断定, 而投资者预期收益很难实现。况且, 在我国鸵

鸟业刚刚兴起时, 就已经处于国际竞争的严峻形势下,

许多国家都看到我国鸵鸟种苗市场和鸵鸟产品市场,

目前还存在价格与价值之间较大的差距, 市场前景模

糊。对此, 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估计。

(7)“炒种热”是当前鸵鸟开发中最大的弊病。绝大

多数的开发者是以炒种、高盈利为目的, 以国外鸵鸟每

千克40 多美元的价格为根据分析鸵鸟的经济效益, 是

脱离中国肉类消费市场现实的。本来鸵鸟开发应按市

场经济规律发展, 但由于片面宣传, 以虚拟的产值定

位, 国内很多企业参与了“炒种热”, 仅鸵鸟种苗价越炒

越脱离价值本身。

(8) 引种混乱。由于鸵鸟热的出现, 再加上人们对

鸵鸟的了解不全面, 在国内良种繁育规模有限的情况

下, 有的地方便急不可耐地从国外引种, 有些种性不

佳、家系不明甚至在国际市场上出售的“商品鸟”和鸟

蛋也被引进且耗资巨大, 这将给真正从事饲养业的单

位造成重大损失。

(9) 我国鸵鸟养殖业发展缺乏协调和正确的引导。

无总的统管机构, 各地也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指导机构,

造成盲目发展。

(10) 拓展市场的能力弱。相关的信息、技术服务、

笼舍建造、疾病防治、疫苗和药械的服务跟不上。

(11) 鸵鸟品种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数年后将会有

不同程度退化, 缺乏良种选育和保种单位。

三1 我国鸵鸟业的发展对策

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曾在给中国鸵鸟养殖协会成

立时的贺信中说:“发展鸵鸟养殖前景广阔, 这对调整

农业生产结构和人民群众的食物结构、提高农业经济

效益、繁荣农村经济, 将起到重要作用。”是的, 鸵鸟业

作为新兴产业, 利用价值和前景是好的, 适量进行专业

生产是可行的, 但不宜盲目发展, 一哄而起。在我国还

属初创阶段, 应重视品种引进工作, 以最终产品开发为

目标尽快实现商品化、产业化。面对我国鸵鸟养殖的现

状、存在的诸多问题, 为促进我国鸵鸟养殖业正常协调

的发展, 其对策如下:

(1) 加强宏观指导。配合业务主管部门, 加强对鸵

鸟种苗引进管理, 对当前当地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和指

导, 对国内现存的良种, 开展检验、鉴定工作, 实行种禽

认证办法。我国鸵鸟发展已具备扩群阶段, 不应再盲目

进口鸵鸟和种蛋。

(2) 在总结国内饲养、繁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准

确地宣传、报道鸵鸟的生物效能、社会效用和经济效

益。组织有关专家和学者对我国进行人工饲养鸵鸟在

各地的可行性、制约性及其发展前景进行调查、科学分

析和论证, 以确保有意开办鸵鸟养殖的地区和经营者

的经济利益, 使鸵鸟健康、稳定地“跑”遍全国。

(3) 重视科学技术。组织生物学、鸟类学及畜牧兽

医专业的专家、教授进行有关鸵鸟课题的科研工作, 同

时积极开展科普工作, 培训鸵鸟饲养、管理人才。扎扎

实实地扩大种群, 并进行本品种选育工作。

(4) 拓展国内外市场, 对鸵鸟产品的综合利用、加

工设施建设以及国内外市场的调研等工作, 要及早着

手进行筹划和准备。开拓国内潜在市场, 重视把产品打

入国际市场。

(5) 积极主动开展与国外科研、生产、经营等单位

的联系、交流与合作, 增加科技投入。

(6) 科学地引导。在引导投资上要科学、慎重、冷

静、防止盲目发展和“炒种”的短期行为, 要让养殖者和

投资者充分了解各种不利因素和风险。保持优良的品

种, 开拓新的市场, 应进行二次投资, 开办鸵鸟产品加

工厂, 为鸵鸟进入市场引路, 走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

一体化的道路, 引导鸵鸟业向产业化、专业化方向发

展, 使鸵鸟产品可以降低成本, 顺利进入市场。

四1 结论

在我国发展鸵鸟养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切不可

只图眼前利益而忽视不同动物对地理环境的要求和各

地的具体情况盲目发展鸵鸟, 从而造成不应有的经济

损失。并且要不断加强宏观调控, 才能保证鸵鸟业在我

国健康稳定地发展, 为人民提供更加丰富的商品。□

— 7 —

禽业科技1997 年第13 卷第8 期专论与综述

  • 评论列表:
  •  温人话孤
     发布于 2022-05-31 21:18:48  回复该评论
  • 的差距, 市场前景模糊。对此, 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估计。(7)“炒种热”是当前鸵鸟开发中最大的弊病。绝大多数的开发者是以炒种、高盈利为目的, 以国外鸵鸟每千克40 多美元的价格为根据分析鸵鸟的经济效益, 是脱离中国肉类消费市场现实的。本来鸵鸟开发应按市场经济规律发展, 但
  •  莣萳羞稚
     发布于 2022-06-01 00:10:16  回复该评论
  • 饲料需求。鸵鸟在育雏期间,必须饲喂营养平衡的全价配合饲料,并辅以优质纤维性饲料(如苜蓿等牧草)。鸵鸟在1周龄内,单纯饲喂以高蛋白质配合饲料可能导致腿疾。随着鸵鸟日龄增大,其吸收利用纤维素的极强本性逐渐表现出来,应让其采食粗饲料或天然植物,而浓缩饲料的投喂
  •  冬马照雨
     发布于 2022-05-31 17:19:42  回复该评论
  • 其他养殖投入。目前, 从国外引进处于最佳繁殖年龄的种鸟约需2 万美元左右, 而从国内引种一只3~ 6 月龄的鸵鸟需3~ 6 万元, 2 岁以上的成年鸵鸟需25~ 35 万元。据测算, 饲养1 公2 母的最小鸵鸟场, 仅孵化设备、种鸟、中小鸟
  •  痴者寻倌
     发布于 2022-05-31 15:46:12  回复该评论
  • 进消化道建立,人工养殖时要在饲养两月后开始加量最后就是雏鸟,虽然说鸵鸟的抗病能力很强,这也只是说的成年鸵鸟。雏鸟若没有真确的喂食,会很容易染上疾病降低雏鸟的存活率。
  •  余安袖间
     发布于 2022-05-31 18:25:18  回复该评论
  • 水。1~8日龄内每天饲喂8~7次,以后逐渐减少至每天5~4次,每只投喂量以不剩余饲料为度。阳光对育雏期鸵鸟尤为重要。在暖和的晴天应将鸵鸟放出舍外活动。想养殖鸵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是遇到难题,无从下手,应该怎么做呢?应该了解同样的养殖方式

发表评论:

«    2025年5月    »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文章归档
标签列表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