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啤酒发展简史:
a)啤酒起源于4000―6000年前古埃及的尼罗河畔。
b)古代啤酒原形的特点:
i.利用空气中的酵母自然发酵而成的浊酒。(今比利时、德国)
ii.不用酒花而用不同种类的香料和草药。可加糖、柠檬、自加自饮。
c)最早使用酒花的国家是埃及和德国,直到十五世纪才确定啤酒需加酒花。
d)1850―1880年间:法国巴斯德确定了微生物的生理学观点,得出了发酵的本质是由微生物进行的一种化学变化的结论,并创立了巴斯德灭菌法。
e)1878年丹麦的汉逊氏确定了啤酒酵母的纯粹培养法,冷冻机也开始应用。
f)啤酒是产量最大的酒种,美国最多(2300万吨/年),消耗最多的是德国(180升/人年)
我国啤酒产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啤酒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侯丽薇
,
谢
?
赤
(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湖南
长沙
410082)
收稿日期
:
2010-
08-
25
作者简介
:
侯丽薇
(
1970-
),
女
,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
。
研究方向
:
产业与资本
。
?
?
摘要
:
自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
,
我国啤酒行业持续快速增长
。
1998
年以后
,
随着啤酒消费增速下降
,
啤酒行业进入到一个有节制增长的时期
。
该时期的显著特点是全国市场战略竞争和行业大整合的爆
发
,
啤酒行业开始向规模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
。
未来五年
,
我国啤酒行业将会呈现总量继续保持稳定增
长
、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
行业利润水平逐步提升的趋势
。
关键词
:
啤酒行业
;
发展趋势
;
集中度
;
利润水平
中图分类号
:
F40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7-
7685(
2010)
10-
0107-
03
?
?
近三十年来
,
我国啤酒行业已取得巨大的发
展
,
2009
年我国啤酒销量为
4
236
万千升
,
较
1980
年增长
80
多倍
;
啤酒
行业的销售收入为
1
200
亿
元
,
较
1980
年增长
200
多倍
,
并且我国啤酒产量
已连续八年稳居世界首位。
[
1]
那么未来啤酒行业
将会如何发展
,
是行业主管部门、
企业本身及投资
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
本文认为未来啤酒行业将会
呈现总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
提高、
行业利润水平逐步提升等三大趋势。
一
、
啤酒销量将保持稳定增长
宏观经济增长将拉动
行业增长。将
1980
~
2009
年的人均
GDP
增速和人均啤酒消费量增速
进行相关分析
,
得出结论
:
啤酒消费与宏观经济之
间显著相关
,
它的发展受益于宏观经济
的增长。
随着未来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
,
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
,
人均收入的增加
,
行业的销量也会稳步增
长。据中国社
科院
预测
,
2010
~
2015
年
间中
国
GDP
年均增
长将达
9
?
5
%
,
到
2015
年
城市化
率
53%
,
[
2]
这将带动啤酒消费保持稳定增长。预计
到
2015
年
,
我们啤酒销量将达
6
000
万千升
,
未来
五年啤酒消费量年均增速将维持在
5
%
~
7
%
。
虽然我国啤酒销量保持稳定增长
,
但行业增
速将会放缓。美国、
日本等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
,
人均啤酒消费量随着人均
GDP
的增长而增加
,
当
人均
GDP
达到
3
000
美元增
速逐步趋缓。
[
3]
[
4]
进
一步分析我国啤酒消量的增速与
GDP
的增速可
以发现
,
2000
年以前
,
啤酒消量的增速大多高于
GDP
的增速
,
而
2000
年以后
,
啤酒消量的增速大
多低于
GDP
的增速
,
表明在趋于成熟阶段啤酒消
量增速放缓。对比国外数据也可以看出
,
人均啤
酒消费量随着人均
GDP
的增长而增加
,
但增速逐
步趋缓。目前
,
我国发达地区及部分一二线城市
的人均啤酒消费量已经接近饱和。
2008
年
,
我国
三
分
之一
的
省市
啤酒
消
费已
达
到或
接
近饱
和
(
50L
左右
);
一二线城市的人均啤酒消费量更是
达到
60L~
70L
;
北京、
浙江、
河北、
安徽等
10
个省
市
2008
年啤酒消费量较前一年有所下降。
[
5]
回顾
美国啤酒市场可以发现
:
1960
~
1980
年是美国啤
酒市场的快速成长阶段
,
人均啤酒消费量稳步上
升
,
啤酒产量快速增长
;
1981
年以后
,
美国啤酒市
场进入成熟阶段
,
人均啤酒消费量稳步回落
,
同时
由于人口增长的因素
,
啤酒产
量趋于稳定。
[
6]
依
?
107
?
经济纵横
2010
年第
10
期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据美国的发展模式推测
: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增
长
,
人均啤酒消费量将先增后减
;
啤酒消费总量在
人均消费量拐点出现后
,
将随着人口的增长在一
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欠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市场
,
将成为啤酒销
量增长的主要区域。在欠发达地区三四线城市和
农村市场
,
人均啤酒消费量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
目
前西部省份人均啤酒消费量基本都在
30L
以下
,
农村地区更是不足
10L
。随着国家加大对中西部
及欠发达地区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城市化进程的
加快
,
这些地区普通居民收入将保持较快增长
,
进
而带动啤酒消费市场快速发展。
二
、
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
(
一
)
目
前行业
CR4
(
行业前
4
名
份额
集中
度
)
已达
49
%
上世纪末开始的啤酒行业并购过程中
,
以华
润雪花、
青岛、
燕京、
百威英博四家公司为代表的
第一集团表现强势
,
不到十年市场份额增加一倍
多
,
CR4
达
49%
;
相比之下
,
以珠江、
重庆、
金星为
代表的
20
多家区域及地方啤酒企业组成的第二
集团受到第一集团的压制和由各地小啤酒厂组成
的第三集团的蚕食
,
市场占有率整体明显下滑
;
第
三集团企业在
2007
年原料涨价危机过后大幅减
少
,
显示出竞争力低、
抗风险能力差的不足。
[
7]
(
二
)
三大因素推动行业集中度提高
1
.
产能过剩是行业整合的根本原因。目前
,
我国啤酒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的现象比较严重。
从
2001~
2009
年
,
全国新增啤酒产能近
3
500
万
KL
,
而销量仅增加
1800
万
KL
左右
,
按此计算
,
产
能利用率刚刚超过
50
%
。部分
地区和低端产品
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
2008
年以来
,
由于信贷
政策相对宽松
,
啤酒行业掀起新一轮投
资热潮。
加快扩张的产能与有限的
增长空间之间
矛盾突
出
,
导致行业竞争热度难减
,
盈利水平受到抑制。
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下
,
部分竞争力弱的企业
不得不破产倒闭或被其他企业并购。
2
.
政策导
向是行业
整合的持
续动力。早在
1996
年的酿酒行业
!
九五
∀
计划中
,
国家就提出
:
重点搞好国有大中型酿酒企业的改革
,
力争创出
几个销售额在
20
亿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
;
推动酿
酒行业从速度型向效益型、
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
方向迈进。此后
,
在酿酒行业
!
十五
∀
、
!
十一五
∀
规划中
,
推进啤酒行业走规模化、
集团化和现代化
道路的指导思想一直延续
,
并给予税收、
信贷、
融
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
持续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啤
酒行业的整合。
3
.
外资企业是推动整合的重要角色。外资主
要通过并购方式进入国内市场。
2001
年开始
,
外
资啤酒企
业掀起一轮整合
高潮。通过一
系列并
购
,
外资啤酒企业已经快速成长为我国啤酒行业
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
,
世界前
10
名的啤酒跨国
企业都已涉足我国市场
,
同时全国前十大国产啤
酒品牌
,
除了燕京外
,
全部拥有了外资血统。外资
的进入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
打破了中国
啤酒生产传统管理的模式
,
加速了行业的整合进
程
,
促进了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
[
8]
(
三
)
未来五年龙头
企业市场占有率
有望接
近
80
%
近年来
,
啤酒企业呈现数量下降
,
规模上升的
特点。
2008
年啤酒企业为
249
家
,
较
2003
年少
了
82
家。我国啤酒行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
决定了目前仍处于并购整合期。整合的动因是企
业寻求扩大自身规模
,
提高市场竞争力。我国啤
酒行业的
CR4
仅为世
界主要
国家的一
半
(
韩国
CR499
%
、
日本
CR494
%
、
美国
CR489
%
),
未来啤
酒行业
必
将
再
次
迎
来
一次
整
合
高
潮。预
计
到
2015
年行业内第一集团
(
CR4)
市场占有率将达
80
%
左右。
三
、
未来行业利润将逐步得到提升
(
一
)
行业竞争激烈
与并购费用压力
导致盈
利水平下降
1999~
2004
年
,
国内啤酒行业掀起了首轮整
合高潮
,
主要是雪花啤酒、
青岛啤酒、
燕京啤酒三
大国内龙头企业及进入我国的外资啤酒企业
,
对
遍布全国的中小啤酒企业的收购。整合过后
,
啤
酒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呈现明显下滑态势
,
毛利率
由
2003
年的
17
%
降至
2009
年的
14%
左右。由
于首轮整合并不彻底
,
啤酒企业数量依然较多
,
国
内啤酒市场竞争热度难减
,
近年来的成本上升很
少传导到终端价格上
,
造成行业毛利率下降。企
业逐渐认识到在盈利方面
,
区域市场内规模比全
国市场规模更重要。主要生产企业已在区域市场
?
108
?
经济纵横
2010
年第
10
期
各自形成垄断格局
,
市场由低价过度竞争趋于理
性。企业通常采取并购重
组的方式进入
区域市
场
,
通过
本地化生产降低成本
,
集中推广优势品
牌
,
并从低端产品价格战中走出来
,
向中高端市场
发展。此外
,
首轮整合中
,
被并购的企业普遍规模
较小
,
存在设备老旧、
人员观念落后的弊端
,
很多
企业财务状况不佳
,
而且由于产能限制和面对的
市场容量有限
,
再投资的回报率较差。这种以大
并小、
以强并弱的并购方式给后来的整合过程带
来了极大的难度
,
被并购企业一直处于
!
输血
∀
的
过程
,
而收购企业承受了较大的财务负担。
(
二
)
未来行业盈利状况有望先抑后扬
从美国啤酒行业盈利水平和集中度变化的对
照可以看出
,
在
20
世纪
60~
80
年代
,
美国啤酒行
业基本完成了整合
,
啤酒企业数量减少
,
但产量持
续上升。在此过程中
,
啤酒行业盈利能力先是跟
随企业数量的快速减少出现大幅下降
,
然后随着
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和竞争程度的降低而回升。啤
酒行业整合前后盈利能力呈现
!
微笑曲线
∀
式的
变化。
未来五年我国啤酒行业整合仍会加剧
,
行业
竞争与并购费用压力继续存在
,
一个低利润阶段
不可避免。对啤酒企业而言
,
现阶段盈利水平的
提升不是首要目标
,
市场份额的上升才是未来制
胜的法宝。为提高盈利水平
,
企业更多采取内部
成本控制的方式
,
即使提价也是在控制力较强的
产品领域市场区域内谨慎实施
,
短期盈利能力会
受到费用增加的侵蚀
,
整个行业的盈利水平仍将
下滑。
预计再过五年左右
,
我国啤酒行业二次整合
高潮基本结束
,
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
,
主
要生产企业的市场份额相对稳定。届时企业由于
并购而产生的销售、
管理和财务三项费用将显著
下降
;
企业间的竞争程度趋缓也将使毛利率得以
提高
;
并购后市场份额增加和生产能力提高
,
将带
动企业销量增长
,
并有利于产品结构升级。上述
效应都将推动企业盈利水平回升。
(
三
)
提价将是未来提高盈利的最佳途径
未来企业盈利水平上升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实
现
:
一是提高啤酒销售价格。通过对比可以看出
,
中美
两
国
每
升
啤
酒
价
格
分
别
占
个
人
收
入
的
?
025
%
和
?
035
%
,
我国低于美国
30
%
。我国啤
酒吨酒价格远低于国际同行水平。具体提价方式
包括优势区域提价、
产品结构调整和包装减量降
度等。二是降低销售和管理费用。由于销售和管
理费用占比较高
,
我国主要啤酒企业毛利率虽接
近世界同行水平
,
但税前利润率却处于全球末位。
我们认为啤酒行业经过再次整合
,
市场份额进一
步集中
,
营销和管理费用将下降。三是控制原料
成本特别是大麦成本。随着国内大麦种植面积扩
大、
企业降低麦芽汁浓度或采用替代品
,
未来我国
啤酒企业议价能力将增强。对上游原料成本的控
制预计需要较长时间
,
而国内粮食价格仍将维持
上涨趋势
,
因此对利润贡献也不突出。
四
、
小结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
,
未来五年我国啤酒行业
将呈现总量稳定增长、
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盈利水
平逐步提升的变化趋势。在这一过程中
,
相关政
府部门及行业组织应放开对具有
!
三高
∀
特征的
中小规模啤酒企业的保护
,
支持啤酒行业的内部
整合
,
同时引导企业向低碳、
环保、
低排放方向发
展。啤酒企业自身也应
借助行业内部整
合的契
机
,
巩固各自的优势区域
,
并向三四线城市及农村
地区拓展市场
,
把握未来新的盈
青岛啤酒行业概况分析
今天我们说的是国内食品饮料行业中细分行业,青岛啤酒被视为为啤酒行业的龙头公司。在剖析青岛啤酒之前我整理好的食品饮料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即可获取:宝藏资料:食品饮料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在国内啤酒行业中青岛啤酒是领军企业,公司的致力于啤酒制造、销售以及与之相关的业务。主要产品有碳酸饮料(汽水),啤酒(熟啤酒、生啤酒、特种啤酒)等。
简单说明了青岛啤酒的公司情况后,我们来看下青岛啤酒公司的亮点是什么,有没有投资的价值?
亮点一:在发展布局、营销渠道、品牌战略等方面的优势突出
公司站在消费者多层次需求的角度看问题,坚定不移地全力推进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利用青岛啤酒的品牌和品质优势,多措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外产品市场,同时积极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持续优化费用精细化管理体系,无论是促销费用有效性,还是营销效率都提升了,最终使利润逆势增长。
并且,公司推动了线上消费渠道拓展,另外,成功让线上销售和线下配送完美接轨,另外,还进行了产品大酬宾活动,推出了"电商+门店+厂家直销"的立体销售平台,开拓了崭新的营销渠道。公司同样地也会再继续去深化实施品牌战略,还为了提高软件性能而推进创新驱动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方案它的沉浸式全方位品牌推广模式能更持续的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以更高的品质、更时尚、精美的包装以及更具国际化、互动性的品牌传播,成功实现品类升级。
亮点二:数字化生产、智能制造以及升级改造助力公司的腾飞
公司加快数字化生产转型和智能制造以及工业互联网推进的步伐,加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打造规模化、智能化生产基地中的集成应用,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并带动上下游企业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启动实施了青岛啤酒智慧产业示范园扩建项目以及青岛啤酒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改扩建项目,将公司高端产品供应能力提高了,不断促进企业发展转型升级。
由于篇幅受限,还有更多的有关于青岛啤酒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都写到这篇研报当中了,点击这个链接就可以了:【深度研报】青岛啤酒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中国啤酒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及消费市场,在多年持续发展的带领下,啤酒行业总量向着阶段性企稳态势发展,在行业大型企业的引领下产能优化整合步伐不断加快,一直不断的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和提高运营效率,市场集中度一直都处于上升的状态,现在有了相对稳定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国的经济会不断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啤酒消费市场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仍然很大,将进行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以及价格调整,在整体消费跟利润水平上仍然会有非常可观的提升空间。青岛啤酒身为行业的领头羊,也是会抢先享受行业发展红利的。
总而言之,我认为青岛啤酒,它身为啤酒行业的翘楚,有希望在行业对自身进行升级的时候,获得快速的发展。但是呢,我们都知道,文章具有一定程度的延迟性,还想深入了解青岛啤酒未来行情的话,可以看看这个链接,专业的投资顾问会帮你进行诊股,看下青岛啤酒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青岛啤酒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09-0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啤酒的生产工艺是怎样的?
一、啤酒工艺过程
啤酒生产过程主要分为:制麦、糖化、发酵、罐装四个部分。
在计算机及检测设备的配合下,借助监控组态软件平台,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控制方案,实现生产过程温度、压力等参数的精确调节,确保生产工艺要求。
几十年来的啤酒产业发展,是一个工业化到自动化不断演变的过程。啤酒产业的未来也应与其它流程行业相似,逐渐向管控一体化方向过渡,使生产数据更好地整合到经营决策渠道,生产控制模型将愈加趋于合理,智能化程度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麦芽由大麦制成。大麦是一种坚硬的谷物,成熟比其他谷物快得多,正因为用大麦制成麦芽比小麦、黑麦、燕麦快,所以才被选作酿造的主要原料。没有壳的小麦很难发出麦芽,而且也很不适合酿酒之用。大麦必须通过发麦芽过程将内含地难溶性淀料转变为用于酿造工序的可溶性糖类。除了一般的麦芽,还可使用结晶麦芽或烘烤的麦芽作为各种酿造类型的成份。结晶麦芽是经由蒸汽处理的麦芽,慢慢炖煮后再干燥处理,它的颜色较黑,并有如咖啡般的味道。烘烤过的麦芽则经干燥后并在热度较高的回转鼓室中烘烤处理,它能使啤酒含有焦味,颜色变黑。产地的不同,麦芽的品质就会有很大的区别。总的来说,全世界有三大啤酒麦产地,澳州、北美和欧州。其中澳州啤酒麦因其讲求天然、光照充足、不受污染和品种纯洁而最受啤酒酿酒专家的青睐,所以它又有金质麦芽之称。
酒花是属于荨麻或大麻系的植物。酒花生有结球果的组织,正是这些结球果给啤酒注入了苦味与甘甜,使啤酒更加清爽可口,并且有助消化。酒花的种类:结球果:结球果在早秋时采集,并需迅速进行高燥处理,然后装入桶中卖给酿酒商。球粒:将碾压后的结球果在专用的模具中压碎,然后置于托盘上。托盘都被放置于真空或充氮的环境下以减少氧化的可能性。球粒地形状适于往容器中添加。提取液:酒花结球果的提取液现在广泛应用在所有的啤酒品种中,而提取方法的不同会产生迥然不同的口味。提取液应在工艺的最后阶段加入,这样更有利于控制最终的苦味轻重。特别的提取液可用来组织光照反应的发生,从而能使啤酒可以在透明的容器中生产。不同品牌选用不同的优质酒花,例如世好啤酒仅仅采用洁净之国新西兰深谷中的“绿色子弹”酒花。
酵母是真菌类的一种微生物。在啤酒酿造过程中,酵母是魔术师,它把麦芽和大米中的糖分发酵成啤酒,产生酒精、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发酵产物。这些微量但种类繁多的发酵产物与其它那些直接来自于麦芽、酒花的风味物质一起,组成了成品啤酒诱人而独特的感官特征。有两种主要的啤酒酵母菌:"顶酵母"和"底酵母"。用显微镜看时,顶酵母呈现的卵形稍比底酵母明显。"顶酵母"名称的得来是由于发酵过程中,酵母上升至啤酒表面并能够在顶部撇取。"底酵母"则一直存在于啤酒内,在发酵结束后并最终沉淀在发酵桶底部。"顶酵母"产生淡色啤酒,烈性黑啤酒,苦啤酒。"底酵母"产出贮藏啤酒和Pilsner。
狮王集团在全球任何地方生产的啤酒都仅仅采用狮王总部设在澳大利亚的"酵母银行"的菌种。在那里,狮王的科研人员致力于纯种酵母菌的培殖,和开发新菌种以满足消费者对新口味啤酒的不断需求。狮王集团定期把世好啤酒、莱克啤酒和太湖水啤酒酿造所需要的酵母菌用澳大利亚空运至中国,以维护每瓶狮王啤酒口味的统一性。而贝克啤酒所用的酵母菌则全部定期从德国贝克公司空运至中国。
精炼糖:在某些啤酒中精炼糖是重要的添加物。它使啤酒颜色更淡,杂质更少,口味更加爽快。狮王酿造的太湖水啤酒和莱克啤酒中,通过加入大米来获取精炼糖,使啤酒的口味更加清爽,以符合苏南消费者口味的需要。
水:每瓶啤酒90%以上的成份是水,水在啤酒酿造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啤酒酿造所需要的水质的洁净外,还必须去除水中所含的矿物盐(一些厂商声称采用矿泉水酿造啤酒,则是出于商业宣传的目的)成为软水。早先的啤酒厂建造选址得要求非常高,必须是有洁净水源的地方。随着科技的发展,水过滤和处理技术的成熟,使得现代的啤酒厂地点选择的要求大为降低,完全可以通过对自来水、地下水等经过过滤和处理,使其达到近乎纯水的程度,再用来酿造啤酒。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出于环保的考虑,越来越多有社会责任心的啤酒生产企业开始放弃采用价格相对便宜的地下水来酿造啤酒,而开始采用价格相对较贵的自来水。
麦芽在送入酿造车间之前,先被送到粉碎塔。在这里,麦芽经过轻压粉碎制成酿造用麦芽。狮王啤酒饮料(苏州)有限公司的粉碎塔的高度相当于7层楼房。
糊化处理即将粉碎的麦芽/谷粒与水在糊化锅中混合。糊化锅是一个巨大的回旋金属容器,装有热水与蒸汽入口,搅拌装置如搅拌棒、搅拌桨或螺旋桨,以及大量的温度与控制装置。在糊化锅中,麦芽和水经加热后沸腾,这是天然酸将难溶性的淀粉和蛋白质转变成为可溶性的麦芽提取物,称作"麦芽汁"。然后麦芽汁被送至称作分离塔的滤过容器。
麦芽汁在被泵入煮沸锅之前需先在过滤槽中去除其中的麦芽皮壳,并加入酒花和糖。
煮沸:在煮沸锅中,混合物被煮沸以吸取酒花的味道,并起色和消毒。
在煮沸后,加入酒花的麦芽汁被泵入回旋沉淀槽以去处不需要的酒花剩余物和不溶性的蛋白质。
冷却、发酵:洁净的麦芽汁从回旋沉淀槽中泵出后,被送入热交换器冷却。随后,麦芽汁中被加入酵母,开始进入发酵的程序。
在发酵的过程中,人工培养的酵母将麦芽汁中可发酵的糖份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生产出啤酒。发酵在八个小时内发生并以加快的速度进行,积聚一种被称作"皱沫"的高密度泡沫。这种泡沫在第3或第4天达到它的最高阶段。从第5天开始,发酵的速度有所减慢,皱沫开始散布在麦芽汁表面,必须将它撇掉。酵母在发酵完麦芽汁中所有可供发酵的物质后,就开始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层稠状的沉淀物。随之温度逐渐降低,在8~10天后发酵就完全结束了。整个过程中,需要对温度和压力做严格的控制。当然啤酒的不同、生产工艺的不同,导致发酵的时间也不同。通常,贮藏啤酒的发酵过程需要大约6天,淡色啤酒为5天左右。
发酵结束以后,绝大部分酵母沉淀于罐底。酿酒师们将这部分酵母回收起来以供下一罐使用。除去酵母后,生成物"嫩啤酒"被泵入后发酵罐(或者被称为熟化罐中)。在此,剩余的酵母和不溶性蛋白质进一步沉淀下来,使啤酒的风格逐渐成熟。成熟的时间随啤酒品种的不同而异,一般在7~21天。
经过后发酵而成熟的啤酒在过滤机中将所有剩余的酵母和不溶性蛋白质滤去,就成为待包装的清酒。在狮王,独特的双重过滤工艺,不但对酿造产生的杂质去处更彻底,而且使酒液特别清澈,晶莹的水光使饮用者在享受啤酒美味的同时,还可以得到视觉的享受。
每一批狮王啤酒在包装前,还会通过严格的理化检验和品酒师感官评定合格后才能送到包装流水线。
成品啤酒的包装常有瓶装、听装和桶装几种包装形式。再加上瓶子形状、容量的不同,标签、颈套和瓶盖的不同以及外包装的多样化,从而构成了市场中琳琅满目的啤酒产品。狮王可以生产当代任何一种包装形式的产品。
瓶装啤酒是最为大众化的包装形式,也具有最典型的包装工艺流程,即洗瓶、灌酒、封口、杀菌、贴标和装箱。
越是离生产日期近的啤酒,即越是新鲜越是好喝。从酿酒厂生产出来的啤酒,通过运输到分销商处,再从分销商处到零售商处,最后到消费者手中,高效及通畅的分销渠道是确保消费者饮用到新鲜啤酒的保证。狮王目前已经在全国20余个省内建立了分销网络,特别在苏南地区,狮王的分销网络已经可以覆盖并服务每一个啤酒零售点。
http://food.newmaker.com/disp_art/1130006/12930.html
(酿造啤酒的流程图)
啤酒发展进程中涉及的科学和技术有哪些?
炎炎夏日,离不开冰冻的西瓜、烧烤和冰镇的啤酒。一杯冰镇啤酒下肚,酷热退去,清凉畅爽,身心舒适。那么,我们对啤酒又有多少了解呢?这里我们就说说啤酒的故事。
一、啤酒的起源
1.1. 啤酒的发现及古代进程
啤酒是以小麦芽和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并加啤酒花,经过液态糊化和糖化,再经过液态发酵而酿制成的。历史上啤酒的出现,与其他由粮食、水果等富含淀粉和糖分的物质经发酵而产生含有酒精的液体的出场过程,几乎如出一辙。也就是说,啤酒的起源可以解释为几千年前远古人类发现被水浸泡过的野生大麦,通过空气中的酵母菌发酵,所产生的一种带有气泡的液体。
啤酒真正成为一种饮食文化,还要得益于农耕文明的到来和发展。农耕社会条件下,富余的粮食才有可能拿来酿酒。公元前4000年前到公元前3000年前的两河文明,尤其是苏美尔文明,在推动啤酒的发展方面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发现的大量古代图案中,就有一幅刻制于公元前4000年的图案,刻画的是两个人喝啤酒的场景。

苏米尔人在喝啤酒
后来,苏美尔文明灭亡,古巴比伦接替了苏美尔文明,也接管了苏美尔人的啤酒的酿造技术,据说那时古巴比伦人已经能酿造20种啤酒了。 当然,后来的古埃及人又把古代啤酒推到了新的高度,发明了露天放置水促使谷物发酵的技术。
1.2. 现代啤酒
公元4世纪,啤酒酿造技术从埃及传到欧洲。自此,欧洲人民就爱上了这种由麦芽发酵产生的酒精液体。公元786年,德国的一个修道士尝试把啤酒花用于啤酒生产,使啤酒的质量得到了大大改善,保质期也得到延长。不过,直到15世纪,才正式将酒花确定为啤酒的香料。而啤酒与啤酒花的结合,可以视之为现代啤酒的一个重要起始点。而到了欧洲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巴士灭菌法、过滤装置等现代工艺的发现和发明,现代工艺的啤酒酿造技术推动了啤酒酿造的快速发展。
1.3. 啤酒在中国最早历史
啤酒在中国是典型的舶来品,为十九世纪末引入到中国。中国建立最早的啤酒厂是俄罗斯人于1900年在哈尔滨八王子建立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这就是现在哈尔滨啤酒的前身。1903年英国和德国商人在青岛开办英德酿酒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2000吨,这就是现在青岛啤酒厂的前身。
哈尔滨啤酒
二. 啤酒与啤酒花
讲到这里,应该很多人会对啤酒花感兴趣,啤酒花是一种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果穗球果状,圆锥花序。啤酒花用的就是这种植物的果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