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药质量检测新技术有那些?
(一)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就是人们对药材的形、色、味、大小、质地、断面等特征,采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简单的物理、化学反应,直接感观药材,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区分药材真、伪、优、劣的方法。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这个方法,是几千年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各类药材的性状虽然有一定的共同点。但是,各种药材由于来源不同,组织结构也有差异,所含化学成分也不一样。因此,在性状上就各有一定的特异点,药材鉴别工作也是首先采用性状鉴别这个方法,通常照中国药典或地方药品标准及有关中药书籍中所描述的性状特征,就能比较正确地鉴定药材。
性状鉴别,通常从以下方面进行:
1、形状:一种药材的外形特征,一般是较为固定的。如圆柱形、纺锤形、鸡爪形、拳形、圆块状等。对有些品种老药工使用很形象的语言来表述药材外形的特征。如海马称为:“马头、蛇尾、瓦楞身”。野山参为“马牙芦、灯草芯、枣核艼、铁丝纹、落肩膀、细结皮、少数腿、珍珠尾”。蕲蛇为“翘鼻头、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防风为“蚯蚓头”。川贝称为“怀中抱月”等。又如以马兜铃状如马脖子上下垂的铃铛。马鞭草穗状如花序细长,形如马鞭。木鳖子扁平圆板状,形如鳖。瓦楞子如同房上瓦片(射放肋),凤尾草孢子叶片一回羽状复叶,下部羽片2-3分叉,羽片和小羽片呈长条形,状如凤尾。佛手果实具3-5个手指状的裂瓣。冬虫夏草虫体似蚕,头部子座细长圆柱形等。
在观察性状时,除少数鲜药材如生姜、地黄、石斛、芦根、薄荷等外,性状的观察应是干燥药材。易破碎药材如全草、叶类、花类等性状以完整的药材为主。
2、大小:药材的大小(指长短、粗细、厚薄),一般有一定的幅度。如测量大小与规定有差异时,应测量较多的样品,可允许有少量高于或低于的数值。
(1)选择有代表性和大多数的常见的药材进行测量,特大、特小的可以不概括。
(2)大小一般用厘米(cm)表示,细小的用毫米(mm)表示。
(3)一般习惯测量时,根、茎、果实称作长、直径。鳞茎称作高、直径。皮称作长、宽、厚。种子称作长、宽或直径。
药材的大小除了表明特定的长短、薄厚、粗细外,主要表现在中药材这个特殊商品的质量、规格、等级的划分上。例如:
甘草:大草:长25-50cm,顶端直径2.5-4。
条草:一等:长25-50cm,顶端直径1.5以上。
二等:长25-50cm,顶端直径1cm以上。
三等:长25-50cm,顶端直径0.7cm以上。
草节:一等:长6cm以上,顶端直径1.5cm 以上。
二等:长6cm以上,顶端直径0.7以上。
杜仲:一等:70-80cm,宽50cm,厚0.7以上。
二等:长70-80cm,宽40cm,厚0.5cm以上。
三等:长宽大小不分,厚在0.3cm以上。
四等:长宽大小不分,厚在0.29cm以下。
3、色泽:是指药材表面的颜色和光亮程度。商品药材的色泽一般是固定的,色泽的变化与药材的质量关系很大,可以反映出药材的真伪和质量的好坏。如药材品种不同,加工条件变化,贮藏时间长短或加工不当等就会改变药材的固有色泽,也表示药材质量的降低。
在观察颜色时,药材应是干燥品,不要在有色光下进行,最好在白天的自然光线下或日光灯下进行。对于颜色的描述,以质量好的在前,如枸杞子呈鲜红色或暗红色,表明鲜红色的枸杞子为佳;以色浅的在前,如牛黄表面呈金黄色或棕黄色等;如果是用两种色调复合的描述,以色强的和后一种颜色为主,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如阿胶呈棕黑或乌黑色等。关于颜色的描述举例如下:
红:朱砂:鲜红色或暗红色,有光泽。
红花:红黄色或红色。
丹参:棕红色或暗红色。
紫:紫苏叶: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
紫草: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
紫石英:紫色或绿色。
黑:黑胡椒:表面黑褐色。
黑芝麻:表面黑色。
墨旱莲;表面墨绿色。
乌梅:表面乌黑色或棕黑色。
黄:川黄连: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皮部橙红色,木部鲜黄色。
川黄柏: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内表面暗黄色。
姜黄:表面深黄色。
白:白芷:断面白色或灰白色。
白藓皮:外表面灰白色,内表面类白色。
白芨: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
山药:表面黄白色,断面白色。
褐:赭石:表面暗棕红色或灰黑色。
蓝:青黛:深蓝色。
杂色:五花龙骨:淡灰白色,淡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夹有蓝灰色及红棕色深浅不同的花纹。对光泽的描述,一般采用形象比喻的方法。如石膏:绢丝光泽。自然铜:金属光泽。大青盐:玻璃样光泽。珍珠:彩光闪耀。元胡:具蜡样光泽。花蕊石:具闪星状亮光。青礞石:断面可见闪光星点。金礞石:带有闪烁的金黄色光泽。雄黄:断面具树脂样光泽,晶面有金刚石样光泽。
4、表面:是指药材外表面或内表面的具体特征。药材的表面特征是不一样的,如光滑、粗糙、皮孔、皱纹等。单子叶植物根茎及球茎节上的膜质鳞叶,根痕。蕨类植物的鳞片、毛等。这些特征的有无和程度,常是鉴别药材的主要特征之一。如枇杷叶的毛,苍耳子的刺,黄连的鳞叶,黄柏的栓皮,厚朴的皮孔,乌海的皱纹纹理,王不留的雕纹,苏子的网纹,大黄、首乌的绵纹、星点,天麻的鹦哥嘴(红色芽)、圆脐疤、点状环,白芷具有突起的皮孔和疙瘩状根痕。
5、质地:指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轻重、粘性或粉性等特征,常用的术语很多。松泡:表示质轻而松,如南沙参(泡参),泡而松。灯芯草,松花粉质轻。粉性:表示含大量的淀粉,如山药、天花粉。粘性:表示具粘液质,如鲜石斛,折断面显粘性,干时,则嚼之显粘性,天冬柔润具粘性。柔润:表示柔软而润泽,如当归、玉竹。油润:具有油性,如柏子仁等。角质:表示含多量淀粉因加工糊化,如半透明,如郁金、天麻等。坚韧:表示质坚韧不易折断,如丝瓜络、桑白皮。其他如质重的朱砂,十黄九糠的大黄,糟皮粉茬的丹皮,心枯朽的黄芩等。
6、断面:指药材折断面所具有的特征,如自然折断面,破碎面,横断面等。观察折断时的现象,如有无粉末飞扬、响声、折断的难易等。折断面的平坦、粗糙、颗粒性、纤维性、胶丝以及层层剥离等情况。此法主要用于皮类,长条状的根及根茎类,藤、枝类药材的鉴别。
用刀横切(或削)成平面,观察皮、木两部的比例、色泽、射线与维管束的排列形式。如菊花心(黄芪),车轮纹(粉防己)和棕色小点(油室或油细胞)等特征。以下举几个例子如:九节菖蒲:断面白色粉性,可见淡黄色小点(维管束)6-9个排列成环。大黄: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根茎髓部宽广,颗粒状,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天麻:断面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元胡: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木贼:断面中空,周围有多数圆形小空腔,排列成环。珍珠:破碎面现层纹。牛黄:断面色浅,可见密细腻的同心层纹。首乌:断面红棕色,皮部有4-11个类圆形的异型维管束环列。
7、味:是中药鉴别采用最早方法之一,从古至今,把尝味当作中药鉴别的重要手段之一。药材的味,与药材的成分、质量关系很大。有些药材的味是衡量品质的标准之一,如乌海、木瓜、山楂以味酸为好。药材的味与其所含成分及含量有密切的关系。药材的味一变,就要考虑其品种与质量的优劣等问题。每一种中药都有它的味的特性,例如:
淡:石膏
酸:乌梅、山楂、木瓜
甘:龙眼肉、党参、桂圆肉
麻:细辛
辛、辣:干姜
刺喉:半夏、南星
咸:大青盐
苦:龙胆、鸦胆子、黄连、穿心莲
五味:五味子
涩:五倍子
苦涩:大黄
苦而回甜:牛黄、熊胆
吸舌:龙骨、竹黄
粘性:黄精、玉竹、茯苓
凉:薄荷、冰片
砂砾感:大黄、地枫
在尝药材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取样要有代表性。因为药材的各部分味道可能不同,例如:果实的果皮与种子,树皮的外侧与内侧,根的皮部和木部等。
(2)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在口里嚼至少一分钟,才能准确的尝出味来。因为舌尖部只对甜味敏感,而对苦味敏感的是接近舌根部分,咀嚼一分钟后,再使舌头的各部分接触到药液,这样才能准确的尝到药味。
(3)对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毒性药,口尝时要特别小心,取样不能太多,尝后一定要吐出来,并用水嗽口,洗手,以免中毒,如草乌、白附子、狼毒、半夏等。
8、水试:利用某些药材在水中的比重和特殊变化,作为鉴别特征之一。例如,西红花用水泡后,水变金黄色,花不退色。苏木投入热水中,呈鲜艳的桃红色透明溶液,加酸(或醋)则溶液变为黄色,加碱(或石灰水)溶液则变红色。熊胆粉末投入清水杯中,可逐渐溶解而盘旋,有黄线下垂至杯底,且不扩散。小通草(旌节花科),南天仙子(爵床科)遇水显粘性。蟾酥遇水后呈乳白色。
9、火试:有些藤木类,树脂类和动物类药材用火烧之,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响声等现象,而用以鉴别药材,如降香微有香气,点燃则香气浓烈,燃时有油流出,烧完留有白灰。血竭放在锡纸上,下面用火烤,熔化后色鲜红如血而透明,无残渣。麝香少许,用火烧时有轻微爆响声,起油点如珠,但无臭气,灰为白色。海金沙易点燃而发爆鸣声及闪光,松花粉及蒲黄无此现象。大青盐置火焰上燃烧,火焰呈亮黄色(N+a)马勃置火焰上轻轻抖动,可见火星飞扬,熄后发生大量白烟。青黛微火灼烧有紫红色烟雾发生等,均可鉴别。
10、气:有些药材有特殊的香气或臭气,是由于中药材中含有挥发性物质的缘故。有的药材的气,本来就不很强烈,在空气中暴露时间久了,就更不容易闻出来,这时可将药材弄碎了再闻。或者放在有盖的杯子里,用热水泡一下再闻。有的药材的气是十分特殊的,成为鉴别时的主要依据之一。
例如:
无:珍珠、石膏
微:山药
清香:大黄、牛黄、熊胆、冰片
香芳香:八角茴香、蜂蜜
香烈:肉桂、砂仁、麝香
臭:九香虫、紫草、芜荑、蜘蛛香
特殊有:
羊膻气:白藓皮、羊红膻
焦糖气:黄精
腥:紫河车
蒜臭:薤白
苯甲醛臭:丹皮
硫臭气:硫黄
党参臭:桔梗科药材
鸡屎臭:鸡矢藤
樟脑臭:关木通(粗皮摩擦)
打嚏:蟾酥、猪牙皂
11、其它:如牛黄的挂甲,麝香用槽针检查有冒槽现象,手捏成团等
中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在中药学 毕业 论文中,题目是 文章 的眼睛,既要概括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要简炼,有吸引力。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中药学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中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一)
1. 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 TRIPs协议的药品专利制度与中药专利保护
3. 中药熏洗结合运动手法、针灸理疗对颈肩腰腿痛治疗的临床体会
4. 从ADR 报告 谈中药注射剂的问题及对策
5. 用《组合中药学》的理论开发新型中药(英文)
6. 中医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研究探讨
7. 复方中药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临床观察
8. 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研究
9. 中药治疗硬皮病文献分析
10. 中药产业化的关键问题及其对策
11.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12. 中药电泳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13. 加入WTO条件下中药行业发展对策研究
14. 中药电导入对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
15. 中药安全性问题探悉
16. 论中药的专利保护
17. 论中药的双向调节
中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二)
1.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2.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
3. 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18例临床疗效探讨
4. 中药企业创新路径选择——以香港维特健灵和培力为借鉴
5. 浅谈中药制剂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科学化
6. 面向新版GMP的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研究
7. 薄层扫描色谱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8. 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9. 补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10. 中药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11. 中药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联合微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12. 2007~2008年国内期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
13. 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分析
14. 中药骨康对破骨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
15. 中药对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差异蛋白质分析
16. 中药四性的研究(Ⅰ)
17.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8.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 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三)
1. 中药来源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筛选
2. 直肠滴入疗法与中药外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分析
3. 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研究
4. 中药灌肠配合微波治疗盆腔炎临床研究
5. 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预防
6. 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8例
7. 中药调剂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8. 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9. 中药专利保护制度研究
10. 研究中药注射液临床效果的 方法
11.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12. 一种基于全电性离子色谱的中药药性蛋白质分子标记研究的新方法
13. 抗肿瘤中药有效部位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4. 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30例观察
15. 不同性味中药复方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代谢及病理变化的影响
16. 当前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17. 扫描电镜应用于 植物类 中药鉴定的研究进展
猜你喜欢:
1. 药学毕业论文选题
2. 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3. 药学论文题目大全
4. 中药学毕业论文范文
5. 中药学本科毕业论文
论述中药鉴定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中医本质上是对人看事,针对不同的人,从外面的表象看每个人不同的病症。很简单的一点就是中医很像现在的人工智能,一旦一个中医积累了足够多的数据,那么他看病的治愈度也就越高。
这里不谈新技术,因为中医里面不太包含新技术。我谈的是概念,这个概念非常重要。从用户的数据积累出来的长期经验,能够帮助中医获得比别人精确度更高的治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