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接单的黑客

黑客接单,黑客业务,黑客技术,黑客教程,网络安全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交流发言(汽车制造的发言稿)

本文目录一览:

空军5719工厂的一流的战鹰心脏手术师

今年仲夏的一天,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偏居成都平原一个小镇上的五七一九工厂视察时,高度评价工厂建设,称赞他们“企业的管理井井有条,企业的技术精益求精,企业的文化昂扬向上”,特别是经他们维修的某新型军用航空发动机使用寿命大幅延长,“1台发挥了1.6台的作用,这是很大的一个贡献”。

五七一九工厂何以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如此高的赞誉?当我们走进这个工厂时,顿时感到强烈的震撼:一个仅仅2000多人的普通空军装备修理企业,短短几年间完成63项科研成果,20多项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自主创新的军用航空发动机再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动机修理能力成倍增长,2004年总资产才11个亿,6年后就达到29个亿,资产增长超过263%;同时,还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质量奖”等数十项国家级殊荣……五七一九工厂凭借什么创造出这样的奇迹?厂长向巧坦言:独具空军特质、卓越品质、和谐特色的企业文化,为企业腾飞插上了翅膀。

“忠诚”——企业文化之魂 

“……看那军旗飞舞的方向,前进着战车舰队和机群。上面也飘扬着我们的名字,年轻的士兵渴望建立功勋……”这首叫《那一天来临》的歌,是五七一九工厂的厂歌,每一个五七一九人听到这这个旋律,都会心生崇敬。

五七一九工厂是隶属于空军装备部的装备保障性企业,担负着军用航空发动机修理保障的重任,在工厂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这样强烈的意识:“我们是不穿军装的军人,不拿钢枪的战士!”

2004年是令全厂职工至今记忆犹新的一年。这一年,某新型航空发动机维修线刚刚建成,航空兵的部队一批发动机进厂急待维修,各级首长心急如焚,上级机关和部队催修发动机的电话纷至打来。如何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快速形成新型发动机批量修理能力?这道难题像一座大山横亘在刚刚上任的女博士厂长向巧和全厂职工面前。“发动机,发动机……”整天萦绕心头,让他们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我们是军队的企业,不能为首长和部队分忧,我们就有愧于军队企业的称号!”一场又一场围绕如何履行使命责任、破解修理难题的大讨论,在厂党委班子和全厂职工中展开。

打破旧有的生产模式和利益格局,进行彻底的生产流程再造,是厂党委拿出的第一个举措。当时,原有的生产模式多头管理、浪费资源和人力,严重影响了修理的质量和进程。然而,全厂上下都意识到需要生产流程变革,但变革应该怎么变,变到什么程度,一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流程再造即使在西方国家成功率也仅有30%,一旦失败怎么办?有两位领导干部甚至为此吵到了厂长办公室……

早就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的向巧成竹在胸。为了统一大家的思想,向巧几个月时间天天泡在车间,跑遍全厂76个班组,面对面地解难答疑、动员宣传。一天,在交流现场,她因过度劳累,嗓子突然失声,说不出话来,一住院就是二十多天。功夫不负有心人,全厂干部职工的思想很快统一到一起,十几名中层以上领导因流程再造被调整岗位也毫无怨言。经过8个月大刀阔斧的重新调配修理资源、改革修理流程,修理能力显著提升,某型发动机平均修理周期降幅达27.3%。此后,他们根据部队保障任务的变化,对流程进行持续改进、优化,修理能力每年增长率在60%以上,先后实现了由维修二代机向三代机、由单机种、大批量维修向多机种、小批量维修的跨越。

随着大批新型航空装备在部队列装,新型军用航空发动机关键、重要零部件供应,逐渐成为制约空军战斗力持续生成的突出问题。如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必然影响先进战机发挥作用,军委和空军首长对此高度关注。工厂想部队所想、急部队所急,专门组织精兵强将集中攻关,自主创新了21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三代飞机发动机关键部件再制造技术,突破了由少数西方国家对航空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垄断,使我军三代战机的发动机寿命从900小时延长到1500小时,相当于使1台发动机发挥了1.6台发动机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国防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重大任务和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五七一九厂人始终把国家利益和使命责任放在第一位。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时,工厂距震中仅36.5公里。那一瞬间,在紧急逃生的30秒里,青年员工刘勇奋力举起几十公斤重价值几十万元的发动机预燃室,踉踉跄跄地跑到安全的地方。车间的监控录相拍下了这感人的一瞬。后来有人问到他时他说:“我没想那么多,就是觉得不能让零件在我的手中报废。”2009年首都国庆阅兵保障期间,一台受阅飞机发动机发生故障,保障单位迅速排故,但怎么也无法找到故障原因。驻场保障的工厂技师罗卓红主动承担了任务。为了保证不耽误阅兵的正常进行,他没有按常规拆开发动机排故,而在狭窄的空间里整整忙了一个通宵。故障排除后,罗卓红的手上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血痕┄┄

“……三十春秋,弹指一挥,而立之年倍感道远任重。激扬传统,笑迎挑战,激情不衰,动力不竭,和衷共济再攀云梯路。”一部凝聚了五七一九人奋斗史的《航利广场赋》表达了他们忠诚无畏、不懈奋进的豪情……

“卓越”——企业文化之质 

在五七一九工厂,只要是上班期间,每个人都必须整整齐齐地穿好那套款式新颖的天蓝色工作服,工作服左臂绣着“情系蓝天”,右臂绣着“追求卓越”。

“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的一点一滴来给职工们渗透我们不断追求卓越的文化理念。这也是我们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的深刻体悟。”五七一九工厂党委书记梁绍华说,“左臂‘情系蓝天’,代表我们不忘‘姓军’本色,右臂‘追求卓越’代表我们永记执着追求。”

2004年,厂领导给全厂职工每人发了一本做《致加西亚的一封信》的书,一场“头脑风暴”迅速在全厂职工中掀起。上千篇读书心得彰显了全厂职工被这部作品所调动起来的热情。一位职工写到:“……我们并不完美——谁都不完美——但我们总在努力中做到最好……” “给飞机心脏创造新的生命,为航空发展贡献不竭动力”、“成为飞机心脏的顶级服务者”成为全厂职工的共同愿景。

质量是航空发动机维修的生命线。为了确保维修质量“零缺陷、出精品”,五七一九工厂从2005年开始,积极采取设立“质量警示墙”、举办“质量文化周”、质量文化主题演讲、“我为质量献一计”征文、质量建设大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与举措,引导职工在质量工作上不断强化瞄准一流、追求卓越的意识。在那道89米长的质量警示墙上,空军历史上的每一起等级飞行事故和地面事故,工厂历史上发生的10多起较大质量问题,等等,赫然在目;“产品如人品,质量不好就是人品不好”、“质量就是最大的政治”、“让诚信成为企业的一种习惯”等一系列质量安全文化理念,以厂长、书记寄语的形式渗入每个职工的心灵,成为每个职工追求卓越的不懈动力。一位职工在2006年工厂举办的“质量警示墙的警示”主题演讲比赛中深情地说:“……质量取决于每一个不起眼的细节,质量取决于每一个你想马虎的时刻……”“文化铸魂”引领了维修质量的提升,工厂至今修理的发动机不计其数,已连续14年未发生因工厂责任造成的等级飞行事故。

在五七一九工厂,许多普通职工的故事,真真切切让人感到“追求卓越”已经渗透到工厂的每一寸土地上,他们就像一颗颗螺丝钉,精确地在自己的岗位上托起了工厂的航空发动机维修事业。高级技师黄强“甘于平凡,以小事成就大事”,三十年如一日,苦心钻研、认真摸索,对本专业涉及的3400个零件和复杂设备结构了然于心,所干的岗位未出现一起产品质量问题,首创“黄强工作法”深受国外同行赞誉,带出的9个徒弟个个是技术能手。装配工艺对技术参数规定了上、下限值,中间值是最理想状态。吴创班组对自己提出了“苛刻”要求:一定要取中间值。虽然成倍增加了工作量,但发动机飞行状态的安全系数却大幅度提高……

在五七一九工厂的厂徽上,有一个永不停止转动的齿轮,它代表了五七一九人永无止境的追求。2009年以来,工厂又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发起了以柔性修理线建设为标志的再次流程再造,实现了资源效能最大化,现场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形迹化、可视化……六西格玛、精益管理、现场管理星级评价、风险管理等国际先进管理模式和工具,在工厂得到广泛应用,不断提升了管理效能。开展的“现场管理星级评价”,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单位,有两个分厂分别被授予“全国现场管理星级评价五星级现场”和“四星级现场”。这一系列追求卓越的举措,换来了工厂整体效能提升,为空军部队的战斗力生成和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和谐”——企业文化之本 

走进五七一九工厂的大门,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富有特色的文化广场。在文化广场的中心地带,有一条宽6米、长百米的“星光大道”。在这条“星光大道”上,镌刻着一只只大手印,如深耕大地的铁犁,似力撑苍天的神话。据介绍,这些手印是3000多位在厂职工、离退休干部和员工的手型手模,寓意着每一名创业者、建设者都是企业之星,都已载入工厂建设发展的史册。

当设计这条“星光大道”时,曾有人建议把厂领导的手模放在第一排。厂长向巧说:“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平等的,只有工作岗位的不同,没有个人的高低贵贱,我们不能搞这样的特殊。”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正是在这样的人文精神辉映下,每一个看到“星光大道”、听到它的故事的人都会深受震撼。如今,每年新来的员工都要到这儿感受工厂的文化氛围,并把自己手模放在这条星光大道上。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下,职工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激情空前迸发。为了给部队服务,有一批职工常年出差在外,不辞辛苦;部队发动机出现问题、需要技术支援,他们保证24小时内赶到保障现场,从不叫累;有不少职工退休后不愿离厂,只要工厂有需要就二话不说地回到岗位上和年轻人一起奋战。身患重病的女工祁丽莎,做了两次化疗,但因为担心她的工序成为生产的“瓶颈”,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与同事一起奋战。高工蔡仕祥退休后一直在车台带教年轻人,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在五七一九厂,在每一项技术革新成果、每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每一次发展建设的关键阶段背后,都饱含着许多普通职工留下的心血和汗水。工厂编辑的十多册《企业文化丛刊》详细地记录着职工们对工厂建设发展的思考和感悟,是工厂共同奋斗、和谐奋进的历史见证,也凝聚成工厂的宝贵精神财富。

“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我们企业的立企之本……”、“学技术吃香,有本领风光” 、“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岗位,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多劳多得,多能多得,多效多得”、“心情舒畅,工作流畅”……说起工厂的未来发展,厂领导谈的最多的是职工的发展。

工厂根据职工能力特点设置三条阶梯式职业生涯发展通道,规划管理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等各类人员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形成评选表彰各类劳模、“三五楷模”、“党员模范示范岗”、“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等各类先进的机制,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多渠道为职工创造全面发展机会。

工厂在全军企业中率先通过了ISO10015培训管理体系认证,组建培训中心,实施职工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搭建了多形式、多层次沟通和知识、技能共享平台,促进全体职工业务能力共同提高。同时还建立完善学历工资、职称工资、专家津贴、自学奖励等多层次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

工厂充分尊重职工的劳动和创造,2004年以来,实施了以职工名字命名优秀班组、技术创新、方法创新制度,目前,已经有“黄强工作法”、“周陈工作法”、“吴创班组”、“敏智班组”等20多个荣誉命名的“员工工作法”和生产班组。黄强、吴创、张永光等工厂优秀职工的照片,被制作成灯箱布置在厂区主干道两旁。

2004年以来,推行稳步推进后勤社会化,想方设法解决职工衣食住行、看病就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困难,发起了“阳光圆梦助学”工程,为考入高校的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专设了“职工心理辅导员”,加强对职工的心理疏导……一系列举措,真正关心职工们的生活,真正解除了职工们的后顾之忧……

一系列的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工厂职工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近年来,先后有13人被评为全国和省(市)劳动模范,具有中高级职称的职工超过500人,还有40多名优秀职工通过公开竞聘走上了中层以上管理岗位。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班组”、“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一大批“明星群体”和“企业名片式”员工。

再制造发动机是什么?好用吗?

发动机再制造就是把拆下来的旧发动机,经过清洗、挑选、探伤、评估等,把认为整体好的局部有问题的发动机进行再加工,使其符合行业标准,重新发挥余热的过程。

发动机翻新只是简单的清洗、组装,而发动机是在原发动机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有其行业标准,再制造后的发动机可以说和新机无异,并且在某些方面还优于旧机。

发动机再制造的好处:

世界上的资源越用越少,再制造行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人类节省了许多资源。再一个再制造行业,节省了许多机械制造环节,比如说翻砂、铸造,也为地球环保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最后又把问题归结到产品质量上,再制造产品符合产品技术要求,又由于其的实用性、时效性优于新品,它的整体机械性能会更好,更优益。

航空发动机有哪些尖端技术呢?有哪些制作难处呢?

航空发动机在材料、加工、装配、设计和自动化方面是制造业的最前沿。 在材料方面,从燃烧室出来的气体有时接近1800K,这超过了我们大多数钢材保持强度所需的温度,所以我们必须借助于新的单晶材料。除了温度的困难外,强度也很重要。还有什么?光是材料的进步是不够的。高温涡轮机的叶片仍然需要冷却,也就是说,在叶片上打 "孔",以创造一个叶片冷却的通道。如何创建这个通道?如何防止这个通道对叶片强度影响过大?这些都是问题。

装配:众所周知,大部分的压缩机叶片都是 "镶嵌 "在轮毂上的。除了叶片、轴、轴承外,这些部件的安装也需要熟练的装配工人--我们就是缺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仅需要资金、人力和物力,还需要时间。西方国家对叶片(或机翼)的研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如美国的NACA机翼、德国的卡尔斯鲁厄机翼等,这些都是通过多年的实验积累起来的--当然,现在用得不多。在一个叶片大多是三维扭曲的时代,一个一个地造,一个一个地实验,是特别乏味的。

这种时间上的困难不仅体现在叶片上,整个航空发动机的实验也需要时间的积累。压缩机有几级?压缩机采用什么变形规律?多大的轴?多大的涡轮机?旁通比是多少?对于这种与流体有关的东西,人类世界还没有多少准确的理论分析,目前流行的数值模拟受限于算法的选择和精度,不能提供准确的数据,只能进行实验--然后积累庞大的数据库供我们组合和模型设计。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求关于汽车发动机的论文题目

题目啊,这个怎么样? 汽车发动机维修修理论文。

或者 探讨我国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发展

给你这个的论文

长期以来,我国汽车维修企业存在分布散、管理松、成分杂、技术水平低的特点。有些维修企业不管自己有没有汽车大修的资格和条件,只要看见有维修业务,就统揽下来。许多用户由于不知情或贪图便宜,往往将车辆送于这些维修企业进行大修。由于不具备必要的设备和先进完善的技术,在这种情况下,修复后的发动机的质量、性能和安全性指标根本无法得到保障。

中国发动机技术论坛大量尚有使用价值的旧发动机无法修复而得不到充分利用,从而造成材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就算用户将发动机送到有维修资质的修理厂维修,也会因维修时间长、维修成本高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近年来,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使它规范、健康地发展也成了许多业内人士研究讨论的课题。

1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应用价值

1.1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概念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也称发动机专业修复技术,它主要以旧发动机或不能使用的发动机为原材料通过一系列几乎完全与新机相同的加工工艺使发动机的零部件恢复尺寸和精度后,重新组装成完整的发动机的特殊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发动机完全拆解、清洗,按照制造原厂家的技术要求对基础零部件(缸体、缸盖、曲轴、连杆等)进行检测和检查,再按照严格的技术要求进行修复,对于易损坏件如轴承、活塞环、活塞、垫片等,在装配中使用原厂配件,然后组装成整机,其装配公差可达到原机装配水平。

1.2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应用价值

3Z+_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精髓就在于对原有发动机的有效利用,这正符合了循环经济的思想。应用这项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售后服务层次,增强产品的综合竞争力。目前,发动机再制造技术主要用于汽车维修行业当中,实施此项技术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总成互换,缩短汽车大修时间,由过去的几天时间缩短为现在的几个小时。同时,实施这种再制造技术后,发动机的工作效益都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减少机动车的排放污染。而且,因为再制造后的发动机总成价格远低于新机的价格,这在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遏制了非法拼装车的蔓延。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不仅仅只属于售后服务范畴,而事实上,在发动机的生产环节,再制造技术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在发动机制造厂,应用再制造技术对在线次品进行二次加工后的产品作为维修备件纳入售后服务系统,是对主生产线的重要补充。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应用不仅为汽车工业带来巨大的成本节约,同时也是有利于环境资源再利用的“绿色工程”。

2我国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应用现状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在国外已经有了50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造和服务体系,并且有了一定的规模。如北美发动机再制造协会就是一个专业的发动机再制造组织,其拥有160余家的会员;世界著名的汽车制造厂如福特、通用、大众、雷诺等或者有自己的发动机再制造厂,或者与其它独立的专业发动机再制造公司保持固定的合作关系,以对旧发动机进行再制造;德国大众在50年时间里已再制造发动机720万台,销售的再制造发动机与配套新发动机的比例为9:1,而且再制造发动机的市场份额还在持续地增长。与国外比较,国内进行发动机再制造起步较晚,目前进行发动机再制造的专业公司仅有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和由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英国Lister Petter公司合资创办的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等几家,其每年的生产量也仅限于特定的范围。显然,发动机再制造在我国的市场竞争还远没有展开,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而近几年来我国汽车产业迅

中国发动机技术论坛猛发展,目前的汽车生产量和销售量已经跨入了世界的前4位,市场上的汽车保有量在不断提高,而且很多在用的车辆也即将进入大修阶段。2000年,我国达到报废标准的汽车共有210万辆,预计到2010年我国年均汽车报废量将在200万辆以上,这些报废汽车中的发动机绝大多数都有再制造的价值,是一批宝贵的资源。由于应用发动机再造技术比发动机大修在性能价格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因而以发动机再制造取代发动机大修是今后的必然趋势,我国进行发动机再制造的市场空间很大。

3我国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发展讨论

虽然在我国发动机再制造技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应用时间不长,还不成熟,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必须注意合理地引导与控制,尽量使它规范化、合理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它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3.1国家政策法规是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健康发展的理论依据和有力保障

在2006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环保总局新发布的《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中明确提出:2010年起,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或进口汽车总代理商要负责回收处理其销售的汽车产品及其包装物品,也可委托相关机构、企业负责回收处理。在我国销售的汽车产品在设计生产时,需充分考虑产品报废后的可拆和易拆解性。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鼓励合格的拆卸零部件重新进入流通,作为维修零部件装车使用

中国发动机技术论坛并且,《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还提出了具体的目标:201O年起,所有国产及进口的M2类和M3类、N2类和N3类车辆的可回收利用率要达到85%左右,其中材料的再利用率不低于80%;所有国产及进口的M1类、N1类车辆的可回收利用率要达到80%。这其中,汽车的核心部件发动机自然是回收再利用的重点。

由此可见,国家是非常重视汽车旧件的回收利用的。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有了国家政策法规的大力支持,就有了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3.2消化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是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国外发动机再制造技术比我国早发展了几十年,从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加工设备、到供销和售后服务,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积累了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且已形成足够的规模。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发展得好的发动再制造企业的成功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以促进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在我国健康快速的发展。我们国家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不也是走的“引进吸收”这条途径么?这说明消化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的确是个切实可行而又高效的办法。

3.3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是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应用与长远发展的关键

目前,虽然我国在政策上支持与鼓励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应用发展,但在我国建立完善的发动机再制造市场体系尚需一段时间,因为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包括法律和法规的完善、制造商责任制的建立、行业准入标准的制定与颁布、再制造发动机技术标准的制定与颁布、严格和完备的废旧发动机回收体系的构建等等。其实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问题。因为质量保障体系建好后,再制造发动机的质量才有可靠保证,它才有存在和发展的意义。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短时间内难以完善,我认为可以先采取试点、再进行经验总结推广的办法,例如可以在我国两家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应用得较早的企业(上海大众公司和济南复强公司)进行试点,对他们的质量体系进行分析评价和对他们的再制造发动机产品进行监测,得出对发动机再制造企业的基本要求、再制造发动机技术标准和工艺流程等关键数据,从而为国家制定相关的法规提供依据。

4 结束语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应用克服了汽车大修中低质、低效、高耗的缺点,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由于它在我国的应用时间不长,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为促进它规范、健康地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对其加以正确、及时的引导和监管。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举手之劳,助人为乐——莫莫

你好,我问你什么是潍柴再制造发动机,它跟普通发动机有什么区别

再制造发动机是指以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废旧发动机性能复原目标,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准则,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进行修复、改造废旧发动机的一

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简而言之,发动机再制造就是是废旧发动机经过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再制造的发动机质量不低于新品,成本只是新品的50%以下,节能60%,节材70%,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显著降低。再制造发动机不是二手货,而属于新发动机。

一:从设计环节考虑再制造,实现面向再制造的重型柴油机设计

重型柴油机主要部件的设计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有限寿命设计,这些部件是可更换的,设计原则是:在发动机产品寿命周期内保证无疲劳破坏,磨损量在限值以内

第二类是有限长寿命设计,这些是发动机中价值较高的,如高压油泵、缸盖等,设计原则是在发动机产品寿命周期外保持一定的剩余寿命

第三类是无限寿命设计,这些是再制造的核心部件,设计原则是在近乎无限长的使用时期内保证不发生疲劳破坏

一般发动机公司在重型柴油机设计中践行上述理念,合理设计部件的寿命,从而实现面向再制造的重型柴油机精益化设计

二:以5C(缸体、缸盖、曲轴、连杆和凸轮轴)为再制造基础,构建重型柴油机再制造技术平台

5C是重型柴油机结构的重要基础,也是重型柴油机再制造的重要基础

5C属性为无限寿命或有限长寿命设计部件,是实现面向再制造的发动机设计的关键

5C由主机厂生产,易于实现回收再制造

三:突破重型柴油机再制造关键技术,实现关键高价值零部件再制造

目前国内的发动机公司正在进行高压油泵、共轨、喷油器等高价值部件的再制造技术的探索,研发出关键零部件膜涂层再制造技术,实现了高价值部件的有限长寿命设计;该技术已先期在曲轴、高精度DLC(Diamond-like-carbon)涂层柱塞及齿轮等部件上进行了研究。

再制造发动机过程:

包括整机清洗、拆解、部件清洗、探伤到部件修复,匹配其它新零部件,包括供油系统,整机装配等完整的再制造流程,按照严格的企业内控标准进行过程质量控制,确保再制造发动机品质不低于新品。

缸体:一般为长寿命件,修复主要是在磨损部位涂覆后加工到原尺寸,或如轴承孔加工大孔,然后配装厚轴瓦。缸套凸肩加工到设计尺寸,后配新缸套。

缸盖:在寿命内,可以继续使用,一般不需要再加工。

曲轴:

一般采用高速电弧喷涂曲轴再制造技术,该方法技术含量高,曲轴表面喷涂的涂层具有耐磨、减摩的作用,同时可以实现多次修复,较传统尺寸补偿法再制造更有竞争力。

凸轮轴和连杆一般为无限寿命,经过清洗、探伤、检验关键尺寸后可以继续使用。

总之,

再制造发动机的主要零部件是经过修复的;

再制造发动机的制造装配工艺是严格按照主机厂的工艺;

再制造发动机基本性能与寿命、可靠性与正式生产的发动机基本相同;

 4. 再制造发动机的价格会低很多;

 5. 再制造发动机的维修保养与正常发动机相同。

什么是再造发动机?

再制造就是对废旧产品实施技术修复和改造。比如针对损坏zhi或行将报废的零部件,在性能失效分析、寿命评估等分析基础上,进行再制造工程设计,采用一系列相关的先进技术,使再制造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新品。

发动机再制造是利用原有发动机毛坯,从原材料开始,采用专门加工设备和生产工艺,分门别类地对发动机的每个零部件进行全面检测和二次加工,使性能达到新发动机的标准要求,整机检测合格后才能喷涂包装出厂。

总之发动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动机大修,你可以理解为二次创造,属于再制造产业里的皇冠。

  • 评论列表:
  •  语酌蒗幽
     发布于 2022-09-30 19:42:22  回复该评论
  • 汽车产业迅中国发动机技术论坛猛发展,目前的汽车生产量和销售量已经跨入了世界的前4位,市场上的汽车保有量在不断提高,而且很多在用的车辆也即将进入大修阶段。2000年,我国达到报废标准的汽车共有210万辆,预计到2010年我国年均汽车报废量

发表评论:

«    2025年5月    »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文章归档
标签列表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