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接单的黑客

黑客接单,黑客业务,黑客技术,黑客教程,网络安全

动力环境监控技术规范书(动力环境监控技术规范书怎么写)

本文目录一览:

动环监控系统方案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可以对各种机房运行环境24小时监测,根据设备特点和实际环境条件,对门磁、红外人体检测、振动、门禁、视频、消防、继电器、风速、发电机、新风机、蓄电池、三相电量仪、市配电电压电流、精密空调、普通空调、UPS、温湿度、烟感、市电停电断电、漏水水浸等进行监测。并根据后台设置通过短信、电话、邮件、微信、声光报警器、电脑软件、手机APP、Web等多种方式自动报警的智能监管设备。

动环监控系统功能

可对动力设备、机房环境、安保进行遥测采集,实时监视,并能记录保存处理相关数据,侦测故障,实现机房的安防系统、动力系统、环境系统智能监控维护管理。为确保机房安全,可进入机房的人员进行分级授权管理,无人值守、远程管控多个机房。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监控的数据1分钟记录一次,监控数据以曲线显示,历史记录数据报表也可以EXCEL格式导出下载,同时针对有特殊要求的机房环境,也能进行二次开发,调用服务器API接口开发或私有部署平台,可拓展。

什么是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上海励控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简称Lecon)是一家专注于计算机自动化监控系统、数据中心管理系统、机房动力环境及图像集中监控、综合集中监控,系统运维保养为核心业务的一站式服务企业。公司从方案设计、技术研发、产品供应、项目施工、调试、培训、售后、现场紧急服务等提供一站式全方位解决方案,并且定位于成为行业领先的机房数据中心管理专家。

MacBase机房动力环境及图像集中监控系统是一套监控机房的各个子系统:动力系统、环境系统、消防系统、保安系统、网络系统等的机房集中监控管理平台,主要监视各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工作参数,发现部件故障或参数异常,即时采取多媒体动画、语音、电话、短消息等多种报警方式,记录历史数据和报警事件,提供智能专家诊断建议。

远程监控管理功能以及WEB浏览等强大功能。具体监控内容有:

1.精密空调监控

描述:实时监控智能精密空调各部件的运行状态、报警状态及运行参数。

监控内容包含: 实时参数、工作状态、报警信息:空调总报警、 远程控制。

2.漏水检测

描述:在精密空调周围及管道下方敷设漏水感应线,对机房内有可能发生液体泄漏的区域实时检测,来监测可能发生漏水并报警。

监测内容: 漏水报警、漏水位置、维护状态等。

3.温湿度监测

描述:实时监测机房内的温湿度值,及参数值越限报警,并实现历史曲线记录;并在监控界面上以图形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通过历史曲线直观显示,方便管理人员查询;

内容:实时监测、阀值设定、历史数据、 表格曲线等。

4.UPS监控

描述:监控智能UPS各部件的运行状态、报警信息及运行参数;通过UPS的智能通迅RS-485或232接口;及设备本身的协议,与上位机通讯,通过机房监控系统平台进行实时监测;

监控内容包含: 实时参数、工作状态、报警信息。

5.消防系统监测

描述:监测消防控制主机报警状态、报警信息及运行参数;

内容: 消防控制主机通过报警输出点,来实时采集数据进行监测;

6.发电机系统监测

描述:实时监测发电机的工作状态、运行参数及报警状态等信息通过UPS的智能通迅RS-485或232接口;及设备本身的协议,软件工程师将根据此编集驱动,导入系统平台进行实时监测;

监控内容: 实时参数、工作状态、报警信息。

7.配电系统监测

描述:实时监测配供电的运行参数及报警状态等信息通过智能电量仪表的智能通迅RS-485接口;及设备本身的协议,软件工程师将根据此编集驱动,导入系统平台进行实时监测;

内容:实时参数、报警信息。

8.门禁系统

描述:集成门禁管理系统;

内容:机房监控系统集成了门禁管理软件,可以在机房监控系统软件上查询刷卡信息,门的开关状态及报警信息等参数。

9.视频监控系统

描述:集成视频监控系统

内容:在系统平台里,接入海康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将在机房设置多个视频监控点,以电子地图方式显示各路的视频图像,及能够方便的浏览实时录像、和历史录像等。

机房监控系统还可根据机房现场实际要求进行其他系统的集成和二次开发,全面实现机房综合监控

动环监控系统的发展过程

20世纪80年代末期,电信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起步阶段,我国开始从国外大规模引进各种先进的通信设备。而通信局(站)的动力设备种类繁杂,加之当时自动化程度很低,维护难度很大。作为通信系统的“心脏”,如何保证动力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维护质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992年原邮电部设计院(现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和广州市电信局合作研究试验成功广州长途枢纽楼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随着通信局(站)维护体制向无人、少人值守的方向发展,很多省市也相继开展了动力集中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实施。

早期的动环监控系统建设主要为原中国电信以固话本地网为单位,一般一个地区建设一个三级网络结构(监控单元SU,区域监控中心SS,地区监控中心SC)。由于当时动环监控系统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监控厂家多,一个地区有时由多家监控厂商建设,无法实现互联互通;监控厂商技术水平差别很大,建设方又没有建设经验,许多地区建设的动环监控系统无法满足日常维护的需求。

1996年开始,原邮电部电信总局出台了大量的监控技术规范,如《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要求》、《通信电源和空调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暂行规定)》等,并开始着手对部分厂商在网运行的动环监控系统进行评估测试,对淘汰部分技术水平低、系统不稳定的厂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监控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早期的部分监控厂商直接采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熟工控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底端采用通用的工控采集设备,在一定时期内快速占有了市场,但由于未掌握核心技术,这些系统在功能上无法满足更高的要求。随着国内动环监控厂商规模的扩大,自主研发的监控产品更加符合国内通信局(站)维护的需求,质量和性能也不断提高,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显示出了强大的竞争力,成为目前国内动环监控系统的主流厂家。

从开始建设之初,到2008年已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了。在这十年中,动环监控的建设目的和应用功能也随着通信规模逐渐增大,通信网络不断革新,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起初,各个监控厂家分别在各地市建设集中监控系统,并以实现局站无人值守为目的,完成的功能主要是局站内动力设备和环境的监视和控制,并遵循多监少控的原则,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随着动环监控系统技术的成熟,以及监控局站的增多,这种单一化的功能已远远无法满足动力设备维护的需要,已分化形成各种增值应用,如各种动力设备的管理、资源系统的管理、图像监控、智能门禁监控等。

在管理方式上,也形成一点值班,多点维护的机制。这种机制要求各地市的监控信息集中到一起,形成集中的监控中心,在这个集中监控中心上完成对整个系统的监控及故障维护的派发。

随着日趋成熟的市场应用及需求更新,动环监控系统要求实现以下基本功能:

机房动力设备通过智能数据接口(RS232、RS485、RS422)或者增加采集传感设备接入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实现设备运行正常状态监测、异常状态预测、在线智能故障诊断等功能。

动力设备及服务器、传输交换设备的工作环境,如温湿度、漏水、消防等环境参量监测、机房空调监测接入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实现数据实时监测、告警阀值设定、告警预测、告警时结合应急预案采取相应处理策略,确保工作环境处于健康状态,为设备可靠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机房作为重要的区域,机房的安防环境需接入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实现对机房门禁管理、入侵防盗报警管理、视频监控、IP对讲等功能,确保机房的安全防范,实现远程无人值守管理,节约人力资源。

机房服务器、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交换机等)支持SNMP(简单网管协议),接入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实现对设备工作状态监控,设定告警阀值实现预警功能,及时掌握提供核心服务各设备健康指数。

监控系统需支持灵活的组网方式,可根据现场提供的资源组建监控网络,支持现场数据总线(RS485、RS422、RS232等)、TCP/IP、E1、ADSL、GPRS、3G(EVDO、HSDA、WCDMA)等方式组网。

对于分散的机房,需采用分布式应用、集中监控、统一管理的原则,实现机房无人值守。 动环监控系统采用逐级汇接的基本结构,对于一个地区而言,一般由监控中心(SC—SupervisionCenter)、区域监控中心(SS—SupervisionStation)、监控单元(SU—SupervisionUnit)和监控模块(SM—SupervisionModule)构成。

在系统结构图中,各部分定义如下。

监控中心(SC)是为适应集中监控、集中维护和集中管理的要求而设置,动环监控系统的建设可以相对独立,也可以根据维护需求成为综合网管的一个组成部分。动环监控系统可以在各级监控中心通过D接口完成与其他网管信息的交互,或纳入综合网管系统。

区域监控中心(SS)是为满足本地县、区级的管理要求而设置的,负责辖区内各监控单元的管理。对于固话网络,区域监控中心为一个县/区的概念,目前SS的建设逐步改为反牵终端的方式,其功能不断地弱化;而对于移动网络而言,由于其组网不同于固话本地网,在建设初期就弱化甚至取消了这一级。

监控单元(SU)是监控系统的最小子系统,由若干监控模块和其他辅助设备组成,监控范围一般为一个独立的通信局(站)。

监控模块(SM)指完成特定设备管理功能,并提供相应监控信息的设备。如目前具有通信接口的各类动力设备,其控制模块具有对于本设备的监控管理功能,同时可以进行对外信息的交互,就属于监控模块的范畴。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运营商针对自身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组网结构,并对各部分进行了重新定义。

传输方式

对于任何一种监控系统而言,获取监控数据是监控的最终目的,传输方式则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缺少的手段,监控系统的组网、监控系统的规模及监控系统的监控量(内容)与传输方式具有密切的关系。在监控系统中,不同的网络级别之间,可以采用不同的传输方式。

(1)监控模块(SM)与监控单元(SU)之间的传输方式

监控模块(SM)与监控单元(SU)都处于监控现场,距离较近,一般采用专用数据总线,物理接口与传输速率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

a)V.11/RS422 1.2kbit/s~48kbit/s;

b)V.10/RS423 1.2kbit/s~48kbit/s;

c)RS485 1.2kbit/s~48kbit/s;

d)V.24/V.28/RS232-C 1.2kbit/s~19.2kbit/s;

e)G.703  64kbit/s同向口;

f)RJ45 10BASE-T,10BASE-510Mbit/s。

在以上几种物理接口中,RS232和RS485/422是应用最为普遍的。 从地理位置而言,监控单元(SU)与各级监控中心不在同一个地方,根据监控单元(SU)所处通信局(站)规模的不同,可以为监控系统提供的传输资源差别很大。对于大型的通信局,监控单元(SU)到各级监控中心(SS或SC)传输资源十分丰富;对于基站、模块局等小型站点,传输资源相对有限;而对于光缆中继站,传输资源则相对匮乏。

因此,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利用原有的传输资源,在传输系统稳定、可靠、满足带宽需求的基础上,搭建起科学、合理的网络结构。

在实际的监控工程中,一些局站可以同时提供多种传输资源,需要我们根据工程的要求选择。目前经常使用的主要有IP网、2M或2M抽取时隙、单向环形(链形)及双向保护环组网、无线组网、光缆或微波传输设备上的辅助通道和光纤传输6中方式。

动力环境监控的系统性能指标

上述方案设计的机房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具有或达到下列性能指标:

★系统软件、硬件均采用高度的模块化,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可以适应不同规模监控网络和不同数量监控对象的需求。

监控系统具有完善的自诊断能力,对测量数据本身,通信中断,软、硬件故障均能自动诊断故障;监控系统故障时不影响被监控设备的正常工作和控制功能。

监控系统所有软件均运行在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下,有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软件语言为中文,操作人员只需经过简单的培训即可对本系统进行操作;具有多种明显清晰的多媒体形式的故障告警显示功能,并能以电话、手机等其他各种形式给出告警。

监控测量系统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被监控设备处于任何工作状态下,监控系统均能正常工作;同时监控设备本身不产生影响被监控设备正常运行的电磁干扰。

监控系统可对不同接地要求的多种设备均可以接入监控,所有监控点的接入均没有破坏被监控设备本身的接地状态。

图像压缩采用最先进的MPEG 4压缩方式,帧速率为25帧/秒。

监控系统硬件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大于200000小时。

整个系统响应时间小于5秒 。

  • 评论列表:
  •  拥嬉别れ
     发布于 2022-12-11 03:18:49  回复该评论
  • 及双向保护环组网、无线组网、光缆或微波传输设备上的辅助通道和光纤传输6中方式。动力环境监控的系统性能指标上述方案设计的机房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具有或达到下列性能指标:★系统软件、硬件均采用高度的模块化,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可以适应不同规模监控网络和不同数量监控对象的需求
  •  礼忱夙世
     发布于 2022-12-10 21:43:00  回复该评论
  • .703  64kbit/s同向口;f)RJ45 10BASE-T,10BASE-510Mbit/s。在以上几种物理接口中,RS232和RS485/422是应用最为普遍的。 从地理位置而言,监控单元(SU)与各级监控中心不在同一个地方,根据监控单元(SU)

发表评论:

«    2025年5月    »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文章归档
标签列表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