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双减政策下如何落实高效课堂
做到“三个优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是立足学生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模式,通过大单元整体设计、项目式学习、综合实践学习等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和“云”课堂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整体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是优化丰富多元的校本课程,开发校园各类环境、设施、硬件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内学习课程与学习资源。学校建立起涵盖课堂教学在内的多维立体教育体系,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增强对学生的课后服务供给,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是优化作业设计,在“控量”上下功夫。将作业布置纳入教研体系,控制作业总量,控制作业完成时间。经常性开展提升作业质量的研究。学校提倡好的作业设计要体现基础作业要少而精,分层作业要有精准性,弹性作业要有合理性,个性作业要有必要性。从而达到学困生“吃饱”,学优生“吃好”。
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教学效率
学校要深化教学教研改革,探索构建基于“减负”与“提质”并举的教学教研机制,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程,强化教学管理,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学生在校的学习效率。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课程,严格按照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要积极推进教学创新,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改进和创新教学策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人工智能工具,促进课堂教学融合创新,灵活运用优质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和深度学习,摒弃灌输式、机械式教学模式,注重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法律依据
《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意见 (二)基本原则。
依法规范。依法依规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审批登记、开展专项治理、强化日常监管,切实规范校外培训秩序。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培训业务和相关活动,自觉维护中小学生及家长合法权益。
分类管理。鼓励发展以培养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训,重点规范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
综合施策。统筹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又同步改进中小学教育教学,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课后服务能力,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积极推动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做到标本兼治、务求实效。
协同治理。强化省地(市)统筹,落实以县为主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统筹做好审批登记和监督管理,形成综合治理合力,确保积极稳妥推进。
双减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通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施管控,这样就可以同步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另外在教室,通过多媒体以及信息化设备进行个性化教育,让孩子们更好的,高效的接受到新鲜的知识,另外就是通过大数据分析,从而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受到专门化的教育。另外在课堂上,我们在学校更应该科学巧妙的设计作业,让学生一课一得,一课一练,课课有巩固,便于老师可以及时地查缺补漏。
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高效学习,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和效率,充分地利用课堂每一分钟,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通过电子化,信息化设备提高学生专注力。
在课后,可以布置一些延伸拓展的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这样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课堂上解决问题,课后拓展思考,让语文课的外延更宽泛。
另外在信息课堂的教学上,也要让学生明白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让学生提起对信息技术的重视。
同时,没上完一节课,教师可以联系学生家长,让家长督促学生在家对每天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练习,让家长也看到信息技术的学习对自己孩子的重要性。
双减与提质增效的关系
双减与提质增效的关系:“双减”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推动,校内校外双向发力,关键在校内。要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课堂教学,不超纲、不超标、不超进度。
“双减”直接限制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规模,缩减了其进行课外培训的时长,对校外培训机构而言可谓是影响巨大。然而,治教培机构易,治教育焦虑难。
正如许多家长所担忧的,如果学生没有在学校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没有改变现有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教育领域内的“剧场效应”就不会消解,对培训的需求很可能还会通过其他手段满足。
双减与提质增效取得成果:
2021年9月23日,从教育部获悉,根据基础教育“双减”工作监测平台直报信息,截至9月22日,有16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填报了有关信息,其中98.2%的学校出台了作业管理办法,92.1%的学校建立了校内作业公示制度,64.3%的学校绝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监测平台以二维码形式邀请家长无记名通过网络直接填写调查问卷,共收到5737.7万份家长问卷,99.6%的学生家长反映,本学期老师没有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2021年11月,据教育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培训市场虚火大幅降温,广告基本绝迹,资本大幅撤离,野蛮生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幅压减。在12.8万个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中,压减率超过40%;263个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中,压减率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