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鱼菜共生能否解决城市的鱼类蛋白质需求问题
不能
鱼菜共生系统的原理:鱼菜共生实际上有点仿生态的意思,人工的创造一个小环境,是一种复合耕作体系,是在一个循环的环境中,通过鱼进食后排泄,排泄物通过水的带动流到栽培床上,在栽培床上分解成为营养物质供作物吸收,并将水净化然后流回鱼池,这就可以称之为一个鱼菜共生系统。
鱼菜共生的优势,节省土地,单位产量要高,同样的土地单位要比传统土培产量高,一天不停地供水供肥,并且温室环境人为控制较为适宜作物生长。节水,较传统土壤栽培灌溉形式相比,能够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节水比率达10:1。品质安全,因为整个环境有鱼在立面生存,依然使用有害药物,环境中的鱼首先就受不了,要么生病要么直接死掉,并且这个鱼菜共生的环境中不需要使用除草剂,因为作物是生长在介质上的,不生长杂草,除虫一般使用物理除虫,不适用杀虫剂。这样一来既节省了成本,有使得作物品质有保障。在同一个空间收获两种不同类型的产品,既可以收获植物类的产品,又可以收获鱼类获得蛋白质类产品。不过这个系统对电力的稳定性要求比较高,一旦长时间停电,整个系统就可能崩溃。
鱼菜共生30亩要投资多少钱
投资300万。
鱼菜共生,一个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如果选址在天府农博园,占地30亩,则累计需投资300万。用科技农业和互联网思维把园区打造成了一个集一二三产业融合并盈利良好的样版农场。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最常见的鱼菜共生系统的基本制作是怎样的?
2.苗床:一个至少深30 CM 的容器 3.种植材料(或者说过滤材料):可以填满苗床的火山岩(10MM大小)或者石头子(10MM大小),还可以是陶瓷球,只是成本贵点. 4.其他:泵,水管等 5.植物,或植物种子 因为制作方法可以就地取材,所以很多材料我就不一一列出,制作时你可以灵活取舍. 制作原理和过程: 原理:通过泵将鱼缸里包含鱼粪等杂质的水泵到苗床,经过苗床过滤后水由苗床流回鱼缸.苗床的作用就是过滤和分解废物以供蔬菜吸收,蔬菜吸收了对鱼产生的废物,达到改善水质目的. 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关键主要在苗床的进出水: 进水(鱼缸到苗床)有两种方法: 1.排管灌水,优点,水流均匀,缺点,容易堵塞出水口 2.直接灌水,优点,不堵塞出水口,缺点,水流不均匀 出水(苗床回鱼缸)也有两种方法: 1:直接排水:优点,制作简单,缺点过滤时材料利用可能不完全,上面会有一部分材质会没水浸没造成植物供养不足. 2.虹吸排水:优点:过滤均匀,缺点:制作复杂 我喜欢选择直接灌水和虹吸排水 灌水的制作,若直接灌水,就用泵抽水灌进苗床就可以,若排管灌水,就需要做成一个回路管道,在管道上扎眼,然后将回路管道连上水泵放在苗床上.具体制作就不细述,尽量在苗床上均匀出水就好.苗床的排水不管是直接排水和虹吸排水都需要在苗床上有个排水口,排水口接排水管,而且排水口必须与材质隔离,我用10CM直径的PVC管做隔离物,在管子下部打满眼.(上部不用打眼,使水必须从下面走,增加过滤效果),然后将PVC管套住出水口,使它与材质隔离.
工厂化鱼菜共生系统有何优点?
在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引入的植物与微生物两种物种,是解决环境污染与水质恶化最能干的清道夫。利用植物庞大的根系组织与微生物的高效分解发酵技术,实现饲饵与鱼粪的高效转化,利用微生物分解的低分子矿质元素进行蔬菜瓜果的水生栽培或人工基质培,解决了水质中存溶的大量氨与氮,也解决了各种排污渣滓的再利用问题,还原水质以清洁。在工厂化系统中,引入了水培技术与微生物分解发酵技术后,使鱼—微生物—植物间形成一种互生共促的生态关系。
密集化的养鱼系统排放的大量渣滓可以通过基质培得以过滤,经微生物分解的氨氮与各种矿质元素可以用水培或气培的方式,让根系得以吸收净化,利用立体栽培与管道栽培为养殖工厂的水处理构建成一个科学的生物过滤处理系统,实现鱼菜的共生共长,同时良性微生物与植物又能为鱼创造更佳的生长栖息场所,是原本大自然生态平衡技术在工厂化养殖上的集约运用,是现代生物技术在工厂化养殖上的突破性拓展。
当然也不能完全摒弃物理化学方法,在过滤杀菌上的纳米材料技术还是可以有效结合的一项新技术。该模式可以省略大量水处理系统,可以让投资回报良性化,也可以实现渔业生产的零排放,这是未来渔业发展的必然之路,是可持续环保型循环经济的一种优化模式。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物种资源检验鉴定》
鱼菜共生的利与弊
鱼菜共生的原理:
是将水培蔬菜(营养液无土栽培)里面的盐分浓度降到淡水鱼可以接受程度后,在水里养点观赏鱼,在上面种点菜,主要用于景观, 靠卖菜卖鱼肯定要赔钱!
菜和鱼都不可能高产,投资大不说,产鱼菜成本特别高,而产量也不高,赚不了钱,很容易血本无归。简单说为了节约1亩几百元的土地费,花几万元在鱼(水)塘上搭架子种菜,值吗?显然不值!那点鱼粪能长多大点菜?菜把水面上的阳光挡住了,不利于水里面的微生物生长,鱼肯定长不好,这是常识有一点养鱼知识的人都知道,鱼塘里水气大、空气湿度特高,菜容易生病,鱼与菜不能共生,只能互杀!
鱼菜共生只能用于制作景观,不能用于养鱼种菜,否则会血本无归,靠种养鱼赚钱的一定要小心,不要被忽悠!
鱼菜共生系统的
各种鱼不一样投放的密度,一般鲤鱼为80-100尾/立方水体,罗非鱼为200-300尾/立方水体。种养殖的面积与比例关系到物种间的生态平衡关系,也就是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最佳比例,适合的比例是系统成功运行之关键,比方说,多少鱼排出的粪便能为多少菜提供养分,什么微生物种类的培育能够对水质净化产生最佳的生态效果,这些是三者间共生关系建立的前提,也是该系统最为核心的技术基础。按照一立方水体配置14平方米的蔬菜种植面积来规划种养比例及布局,也就是一个10立方米的养殖桶每天产生的排泄物就需要14平方米的蔬菜来净化吸收,来达到净化与平衡之目的,这个比例是通过实践证明的较为科学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