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吹塑工艺?
吹塑也称中空吹塑,是借助于气体压力使闭合在模具中的热熔型型坯吹胀形成中空制品的方法。
吹塑工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用于生产低密度聚乙烯小瓶。50年代后期,随着高密度聚乙烯的诞生和吹塑成型机的发展,吹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空容器的体积可达数千升,有的生产已采用了计算机控制。适用于吹塑的原料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酯等
根据型坯制作方法,吹塑可分为挤出吹塑和注射吹塑,新发展起来的有多层吹塑和拉伸吹塑。
吹塑所需原材料:
●用于中空吹塑的原料:有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线形聚酯、聚碳酸酯、聚酰胺、醋酸纤维素和聚缩醛树脂等。
●期中高密度聚乙烯的消耗量占首位,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和处理液体的包装,高分子量聚乙烯适用于制造大型燃料醝罐和桶等。
●聚氯乙烯因为有较好的透明度和气密性,所以在化妆品和洗涤剂的包装方面得到普遍应用,随着无毒聚氯乙烯树脂和助剂的开发,以及拉伸吹塑技术的发展,聚氯乙烯容器在食品包装方面的用量迅速增加,并且已经开始用于啤酒和其它含有二氧化碳气体饮料的包装。
●线形聚酯材料是近几年进入中空吹塑领域的新型材料,由于其制品具有光泽的外观,优良的透明性,较高的力学强度和容器内物品保存性较好,废弃物焚烧处理时不污染环境等方面的优点,所以在包装瓶方面发展很快,尤其在耐压塑料食品容器方面的使用最为广泛。
●聚丙烯因其树脂的改性和加工技术的进步,使用量也逐年增加。
吹塑工艺流程
①挤出或注射成型所得的半熔融态管坯(型坯)
②置于各种形状的模具中
③管坯中通入压缩空气将其吹胀,使之紧贴于模腔壁上
④经冷却脱模得到中空制品的成型方法,其成型过程包括塑料型坯的制造和型坯的吹塑。
这种成型方法可生产口径不同、容量不同的瓶、壶、桶等各种包装容器、日常用品和儿童玩具、以及用来做吹塑天地盖等。
塑料是怎样成型的?
塑料制品应用在众多场合,其功能各异、品种万千。塑料成型是将塑料转变为有用并能保持原有性能的制品。在塑料成型前,首先要确定制品的功能和性能指标,再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而决定成型加工工艺。
工业上用作成型的塑料有粉料、粒料和分散体等,一般都不是单纯的树脂,其中都加有各种添加剂,用以改善塑料制品的使用性能并降低成本。热塑性塑料与热固性塑料的加工方法差别很大,热塑性材料加工方法有:挤塑、压延、热成型、旋转成型、注射模塑、中空模塑及浇铸等。热固性塑料加工方法有:压缩和压注模塑、层压模塑、缠卷模塑和反应模塑。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成型方法。
注射成型 注射成型是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已塑化的塑料熔体以一定的压力和速率注入模具型腔内,经冷却固化后获得制品。注塑成型在整个塑料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除少数几种塑料外,几乎所有塑料都可以注射成型。
随着注塑工艺的发展,注塑机向大型化、微型化、高速、高自动化和专用化的方向发展。采用微机控制后,塑料件尺寸误差可在±0.03%~±0.05%以下,配备了高精密注射模后可实现高精度塑料件的注塑。
挤出成型 挤出成型也称挤塑,它是在挤出成型机中通过加热、加压使物料以流动状态连续通过机头不同形状的口模来成型的,就像日常生活中用压面机一样,面团从压面机的一端压入,另一端就出来长长的面条。挤出成型几乎能加工所有的热塑性塑料和某些热固性塑料。挤出成型的制品有:实心型材、管类型材、板材、中空异型材、开式异型材、复合型材和镶嵌型材等。挤出成型在塑料成型加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但劳动生产效率高,而且挤出产品密实,只要更换机头就可以改变产品的断面形状,生产出各种制品。
中空吹塑成型 大多数的热塑性塑料都能用于吹塑制品,其中高密度聚乙烯使用最多。中空吹塑成型是在压缩空气作用下,使高弹态的熔融塑料型坯发生膨胀变型,然后经过冷却定型获得小口径的中孔制品。吹塑薄膜是塑料薄膜生产中采用最广泛的一种工艺,它就像小孩吹气球一样,熔融的塑料流经机头呈圆筒形薄管挤出,从机头中心吹入压缩空气,将薄管吹为直径较大的管状薄膜(俗称管泡),冷却后卷成制品。
旋转成型 也称回转或滚塑成型,是将定量的粉末树脂在模具中加热塑化,同时使模具旋转,借助树脂自身重力使之均匀分布于模具型腔表面,然后冷却、脱模得到制品。用该法制大型中空制品,如罐、槽和游船等比较经济。
泡沫塑料的模塑成型 泡沫塑料是指整体内含有无数微孔的塑料。最常用的塑料有聚氨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等。首先采用不同的发泡方法生产出泡沫塑料,然后再用注塑、挤出、模压和压延等成型方法加工成泡沫塑料制品。
塑料注射成型机
微孔发泡成型技术的微孔发泡注塑成型技术优势
- 大幅提高制品尺寸精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 大幅减少产品残余应力,减少改善制品翘曲变形,提高尺寸精度;
- 消除表面缩痕 , 制品表面无缩水痕;
- 有效缩短薄壁制品的成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 有效节约原材料,减轻产品质量,节约原材料;
- 减少锁模力需求,节约制造成本;
- 发泡剂成本低廉,环保,适用于所有应用领域 ;
- 改善制品尺寸精度和稳定性;
- 混合溶胶流动性增强20%-40%,粘度低,充填效果明显;
- 微孔结构有效改善内部应力分布;
- 超临界气体设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
- 制造过程中污染物零排放,制品不含化学残留物。 - 获得长期降低制造成本的手段
- 获得改善制品质量的简捷方法
- 获取战略性发展机会
塑胶成型技术
塑胶原料的认识、注塑成型工艺
一、塑料的概念
树脂:最早是指树木分泌出来脂物。例如:松香;后来发现,从热带昆虫的分泌物中也可以提取树脂。例如:虫胶;有的树脂还可从石油中得到。例如:沥青;这些都属于天然树脂。
其特点:(1)、无明显的熔点;(2)、受热后逐渐软化;(3)、可溶解于有机溶剂;(4)、不溶于水。
现在我们使用的大多数是应用人工方法制造合成树脂,这比天然树脂的质量好。如:酚醛树脂(PF)、环氧树脂(EP)、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等。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塑料之所以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就是由合成树脂赋予的。因此塑料是以高分子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具有可塑性和流动性,可被模塑成一定形状,且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
有些合成树脂可以直接作塑料用(如聚乙烯、聚笨乙烯、尼龙等),但有些合成树脂必须在其中加入一些添加剂,才能作为塑料(如酚醛树脂、氨基树脂、聚氯乙烯)。
二、塑料的特性:
1、重量轻;2、优越的化学稳定性; 3、优良的电绝缘性能;4、比强度高;5、优良的耐磨、自润滑和吸震性能;6、粘接能力强;7、卓越的成型性能;8、着色范围宽,可染成各种颜色;
塑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 机械强度和硬度远不及金属材料高;
2、耐热性低于金属;
3、导热性差;
4、吸湿性大;
5、易老化。
三、塑料的成分:
塑料按其成分来分:简单组分塑料、多组分塑料;
简单组分的塑料基本上以树脂为主,有时加入少量的助剂、着色剂、润滑剂。例如:有机玻璃、聚笨乙烯;
多组分的塑料除树脂外,还要加入填充剂、增塑剂、稳定剂、着色剂、润滑剂等。例如:酚醛压塑粉、聚氯乙烯;如果在酚醛压塑粉中若无填充剂,聚氯乙烯中若无稳定剂,硝化纤维素中若无增塑剂,就不能作为塑料,而且也就不能进行成型加工。
多组分塑料成分如下:1、树脂;2、填充剂;3、增塑剂;4、着色剂;5、稳定剂;6、润滑剂;
另外特殊要求时,还有更多的成分需加入。例如:发泡剂、阻然剂、防静电剂、驱避剂、增强剂、偶联剂、交联剂、硬化剂等。
四:塑料的分类:分类方法很多,现在比较科学的方法是根据合成树脂的分子结构及其特性,将塑料分成以下两大类:
1、热塑性塑料:是由可以多次反复加热而仍具有可塑性的合成树脂制得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笨乙烯、聚氯乙烯、有机玻璃、尼龙、聚甲醛、ABS等。
2、热固性塑料:是由加热硬化的合成树脂制得的塑料;如:酚醛塑料、氨基塑料、环氧塑料等属此类。
五、塑料模塑成型方法分类:
塑料的成型加工方法:分为一次成型和二次成型两大类;
一次成型方法:压制、层压、卷绕、缠绕、铸压、浇铸、涂复、挤出、注射、压延、吹塑、发泡、粉末冶金等;
二次成型方法:热成型、粘结、焊接、金属、镀饰、染色、印花、机械加工等;
塑料模塑成型的主要方法分类如下:
1、压塑成型;2、挤塑成型;3、注塑成型;4、挤出成型;5、中空制品吹塑成型;
另外还有:真空或压缩空气成型、泡沫塑料成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低压成型。
六、常用塑胶原料的认识
1、 PE料。化学名称:聚乙烯,分为高密度和低密度两种。
低密度是在较高压力下化合而成;
高密度是在较低压力下化合而成;
低压PE类似PP料,高压PE则较软,接近于60% PVC。低压的品号有606,高压的品号主要有248、208,PE料与PP料可以混合使用,但流动性不好,PE常见生产PE袋薄膜;
2、PP料。化学名称:聚丙烯,是应用较广的一种塑胶料。
我司常用的品号是PP366、PP7533、PPBJ700、PP9000A(V2级防火)、PP9000B(V2级防火)、FRPP168 (V0级防火)、PP411(W)(V0级防火)、PJ3001(防火)、PP2654(V0级防火)、EMPP3200(防火);PP复合料有:PP366+PP7533;PP+25%硫酸钡(V2级防火);PP+20%矿纤(耐热);PP+25%矿纤(耐热);PP+10%玻纤(耐热);PP+20%玻纤(耐热);PP+30%滑石粉(V2级防火);PP+40%滑石粉(V2级防火);PP+40%云母(阻燃性好);
PP料的特性,相对密度0.9,是热塑性塑料中最轻的、无毒、无味、耐高温性较好、力学性能较高、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流动性好、易于成型、耐疲劳性好;成型收缩率范围及收缩率大,易发生缩孔、凹痕、变形、产品精度不高、低温冲击性差、易脆化、耐候性差、静电高、染色性差。PP料燃烧冒白烟。
我司主要用PP料生产各款风扇的扇叶、中管、脚皿、脚台、脚盘、马达前壳、后壳,各款暖风机的前罩、前壳、后壳、上盖、下盖等。由于PP料密度0.9比水的密度低,故将PP料生产的制品放在水中是浮在水面的,并且由于其低温冲击性差,在常温下敲打声音不轻脆。
3、ABS料。化学名:丙烯腈——丁二烯——笨乙烯共聚物。它是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
我司常用的牌号有ABS707(较经济)、ABS747、ABS757、ABS777B(耐热)、ABS777D(耐热)、ABS765A(V0防火)、ABS765B(V0级防火)、ABS769(防火)、ABS709S、ABS+30%玻纤、ABS+PC(耐热防火)。
我司主要用ABS料生产各种风扇的脚台、脚盘、首部、网圈、马达前壳、排风扇的前壳、中机座等。
ABS料的特性:无毒、无味、不透明塑料。ABS是由三种组分的综合性能,丙烯腈可使ABS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丁二烯可使ABS具有弹性和较高的冲击强度。笨乙烯则可使ABS上具有优良的介电性能及成型加工性能。
因此ABS耐击性高,耐磨性好,耐油性好,尺寸精度高。表面易电镀、喷油,耐热性不高,耐低温性不好,易燃,不透明,耐候性不好,特别是耐紫外线性能不好,易发生氧化分解。ABS属于无定形聚合物,无明显熔点,牌号不同,工艺条件有较大差别,熔融温度217~237℃,热分解温度大于250℃。ABS粒料表面极易吸湿,使成型塑件表面出现玟痕,色纹等缺陷。因此成型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ABS熔融湿度范围较宽,流动性属中等,燃烧时冒黑烟,有臭味。
4、PS料。化学名:聚笨乙烯,又名硬胶,是最理想的高绝缘材料,可以与熔融的石英相媲美,吸水性小。但因其较脆,不太符合安规之规定,因此较少使用,耐冲击PS475燃烧时散发出一种香味,HIPS为耐冲击塑胶,主要用于制造玩具等。
5、PC料。化学名:聚碳酸脂。
其特点为:优良的工程塑胶,耐冲击强度高,抗蠕变性能十分优异,因而成型后尺寸稳定性好。高透光性,可达到90%~95%的透光率,热膨胀系数小。耐热性(120℃)及耐寒性(-100℃)好,吸湿性好,介电性能好,虽具可燃性,但离火后能自熄灭。成型收缩率3‰~5‰,我公司常用PC料生产各类风扇网夹,暖风机前、后壳。
6、PA料。化学名:聚酰胺,商品名尼龙,尼龙的种类牌号较多。
我司使用的有PA66(V0级防火)、PA66+15%玻纤(V0级防火)、PA66+20%玻纤(V0级防火)、PA66+30%玻纤(V0级防火)、PA+15%纤(V0级防火)、PA+45%纤(V0级防火)、PA+25%矿纤(耐热)。
PA料的特性:吸湿大、耐热性较低、成型收缩不稳定、易氧化变色、常用热水浸泡进行处理。流动性好、燃烧和干燥所发出的气味差不多,耐磨性较好。自润滑性强在成型加工前必须经过100℃以下的干燥。我司常用作各类塑胶圈、绑带。生产暖风机的左右支架,控制箱,固定线片。
7、PVC料。化学名:聚氧乙烯。
10%的小比例PVC较硬,接近于石头,随着百分比的增加,其性能越软。80%的PVC为软料,PVC本身为粉末,只能经过抽料后才能作成型制品,PVC易分解产品有毒气体,因此一般使用较少。
在我司使用的主要是PVC45%~PVC80%的含量比率的原料。主要用于制作风扇的各种脚粒、套管、热缩胶袋、热缩套管、高压套管、透明套管。
8、POM料。化学名:聚甲醛,俗称塑钢,分为单聚和共聚,一般都采用共聚,美国杜帮采用单聚物,其性能优于共聚物,注意成型温度不能超过205℃,干燥温度不能超过80℃,其吸水性小,机械性能优良,有极大的硬度和刚性,冲击性优良、抗蠕变、耐疲劳、耐摩擦,有自润性,尺寸精度高,POM热性能不高,加热时易分解,需加入稳定剂,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候性不好,易燃,在紫外线作用下易老化,高温下会产生催泪瓦斯气体,熔点温度180℃~195℃。
我司主要使用POM-90来制作各类自动器齿轮,直芯齿轮,风扇的塑钢珠盖,脚台接头,固定线片,曲柄。
在生产中应特别注意生产完后,如需更换为尼龙PA料时,不能直接用尼龙料过管,需先用PP料或PE料过管,然后再换尼龙料,因PA料熔点204℃。
9、AS料。化学名:笨乙烯一丙烯腈共聚物,具有高透明性,脆性大,有本色,淡兰,微黄三种,透光率在88%~92%,可与ABS共熔,流动性比ABS好,成型不易出飞边。
我司主要使用AS、AS+10%纤、AS+30%玻纤,来生产风扇的各种规格扇叶。
10、PMMA。化学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名“有机玻璃”,高度的透明洁净和优异的透光性,与聚笨乙烯(PS)的透明性相似,透光率达92%。耐候性好,制品表面有光泽。
缺点为:耐磨及耐热性差,机械强度低,易于燃烧。
我司用于G100系列的排水槽、分水槽、节流筏。
11、PPS料。化学名:聚笨硫醚,是硬而脆的结晶性材料,吸水率小,耐热性高,硬度及刚性均高。机械强度好,耐化学性和抗氧性高,阻然性和电化学性能都不错,成型品尺寸稳定性高。现在经过改善的PPS的伸长率和耐冲击强度大,而且对被认为是缺点的脆性有较大改进。熔合强度大,攻丝、压入等第二次加工特性较优良,我司主要使用PPS+30%~40%玻纤来生产暖风机的PTC前、后壳。
12、PBT料。化学名:聚对笨二甲酸丁二酯。纯PBT机械性能一般,但加玻纤增强PBT后,耐蠕变性,耐磨性都好,拉伸强度高于玻纤增强的POM,并随温度升高下降不大。PBT耐热不好,但玻纤增强后,可大幅度提高。我司主要使用PBT+15%玻纤(V0级防火),PBT+30%玻纤(V0级防火),做各种暖风机出风口前罩。
对每种塑胶料可以从外观、质感、重量、敲打发出的声音,燃烧的气味上加上区别,如:ABS圆柱形、PP圆球形、ABS用于敲打成品有清脆声,PP敲打声音不清脆。
ABS放入水中沉到水底,PP浮在水面。ABS燃烧冒黑烟。PP冒白烟。
七、注塑成型工艺流程:
原料 干燥(着色剂) 计量 装原料 调整熔点 锁模调进(锁模压力一般在40~60%最好,旧模具可适当增加压力)
关模 注射 调整成型条件 估计用料
冷却 开模 顶出
过一次管耗料3Kg左右,调射出压力时应注意:
A、成品较厚:因料跑的速度快、压力较小;
B、成品较薄:跑料较慢,压力较大,需温度和模温配合;
C、需要连续生产三模以上才能确定压力的大小,因原料未完全熔解时,跑料较慢,生产时调整的压力不正确。
一般来讲,PP料之塑胶制品容易变形,其控制方法主要用:
1、调整背压;2、控制成型时间;3、射出时间延长;
调整背压使原料在进入螺旋杆旋转得慢,可提高塑胶密度,成品不易变形,延长冷却时间也可达到要求。
圆形的塑胶成品接合线及水纹比较明显,射口应开在成品中央或在射料处加顶针可改变此不良情形。
多孔之塑胶成品易产生毛边,可提高温度,以提高其流动性,可以减少毛边的出现,但ABS料不能加高温度,防火级料也不行。
第二章 塑胶件成型不良及原因
一、缺料(成型不足)原因:
1、射出压力不足;2、供料不足,塑化量小,成型周期异常;
3、模具浇口流道设计不当;4、排气不良;5、注射压力太低;
6、注射率低;7、机筒、模具温度低;8、材料本身流动性差(如熔体指数小,刚性添加剂加入等)。
二、缩水、变形原因:
1、脱模力不均匀;2、成型时间过快,冷却不当;
3、模具浇口设置不当;4、在模具里冷却时间久,变型,缩水;
5、注射压力太高,成型面光洁度差,脱模斜度小;6、保压压力不当。
三、毛边原因:
1、射出压力过大;2、模具老化,表面精度不佳;
3、成型机模具锁模压力不足;4、成型条件错误调机。
四、成品表面无光洁度:
1、模具电镀或抛光不良;2、模具温度太低;
3、使用的原材料本身不易现光泽;4、排气不良。
五、射痕:
1、材料未充分干燥;2、成型操作条件不当;3、浇道或浇口错误。
六、接合线:
1、射出压力不足;2、排气不良;3、射出压力形成过迟;
4、浇口位置不当、过小;5、材料混料;6、材料流动性差。
七、收缩孔、气泡、银纹(色纹)、斑点:
1、射出压力不足;2、射出速度过慢;3、射出断续,加压时间不足;4、浇口位置不当;5、背压不够。
八、流痕:
1、模具温度不够;2、浇口问题;3、半冷却状态下流入树脂。
九、过热烧焦:
1、模具排气不良;2、浇口尺寸太小,位置不当;3、机筒温度太高;4、注射速度太快;5、保压时间太长;6、塑化压力大;7、材料热稳定性差,有杂料混入或混入回收料太多。
十、黑点:
1、料管未清理干净;2、原料中混有杂质。
十一、变色:
1、模具排气不良;2、浇口尺寸太小;3、塑化压力太大,成型周期太长;4、材料干燥不好,材料挥发物太多。
第三章 关于色差处理方法与评定理论
一、物体颜色受到光线、材料、反光面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的,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到相同材质的物体上会显现出不同的颜色,现在可以辩别的颜色种类上百万种。
塑胶件的颜色种类,我司常用的有两百多种,共计到现在为此,我司生产过的颜色有六七百种。
塑胶件最多异常的情况就要数色差,因同一成品各塑胶部品组合,如果是同一色系配合要一致,这是客人的要求,满足客人的要求就是品质。
怎样控制色差,首先给各种颜色打一个客人确定的标准色板,后续生产该种颜色的塑胶制品与标准色板比对,比对应在灯箱中对比,因各种不同的光线对比的颜色有差异,有的颜色差异较大,因灯箱中使用的11种标准光源中的D65光源接近于自然光,我们看见的物体的颜色一般是在自然光线内。
另外还可以用电脑分色仪来确认色差。
色差出现后,就要先比对成品三透光点色彩判定其偏向,再调配其主色系,调回色差点,这些都要对色粉和颜色变化相当程度的了解和经验,才能调配正确。
二、最常用的色粉为:增白剂、白粉、象牙粉、桔红、紫红、黄、金黄、绿、青绿、兰、宝石兰、红、大红、桃红、黑烟粉等,比较特殊色粉、珠光粉、银粉、铜粉、大理石花痕色粉。
三、怎样调配颜色:
黑+白=灰;红+黄=橙;黄+兰=绿;红+兰=紫;白+红=粉红;
白+黄=米白、米黄。
四、艳色必须加重色粉比例,减低白粉比例
重色需加黑烟、大紫灰兰、大红、黑绿、宝兰。
第四章 塑胶件的检验判定标准通则
2-1外观:外观视点距离30CM
2-1-1:表面不得变形、污秽、以不影响装配及在整体观察下不易看到为准(轻缺点)
2-1-2:浇注口修平整,不得高出邻近周围平面,也不得修过度而致洞穿(重缺点)
2-1-3:颜色:在室内光(日光灯45W,光线300-400LUX)下,视点距离30CM处不得有明显色差 (重缺点)
2-1-4:缩水:原则上外表缩水不得超过0.2mm且只可有一处在一些装配后处于内部或被遮盖位置时可适当放宽但不得影响装配为限(轻缺点)
2-1-5:结合线:结合线处于外观时以在30cm距离看不明显为OK,特别注意结合线不可调至锁螺丝等受冲击部位(轻缺点)
2-1-6:气纹:外观以在正常室内光下30cm看不得明显(轻缺点)
2-1-7:缺料:外表不得有缺料现象,内部在不影响装配性能的情况下可允许存在(重缺点)
2-1-8:毛边:毛边0.2mm以下内部可放宽以不影响整体装配性能为准关键配合处不得有任何毛边(轻缺点)(特别注意拉绳开关头内圆边不允许有毛刺)
2-1-9:刮伤:产品正面或侧面零件的表面可允许存在5mm长以下轻微刮伤,直径为100mm圆的范围以内只能有一处,后面刮伤口在同样范围可允许在10mm长(轻缺点)
2-1-10:黑点杂质:产品的正面或侧面零件的表面每面最多有三个黑点,且在半径为50mm圆的范围只允许有一个黑点杂质,黑点大小不超过0.2mm杂质大小不超过0.5mm(轻缺点)
2-1-11:表面不得有过火现象,以在300mm距离看不明显为原则(轻缺点)
2-1-12:结构上不得有成型不足、断裂等现象(重缺点)
2-1-13:针对有UL认证的塑胶料,须由厂商提供物性表及UL认证黄卡,作为IQC检验核对的依据
2-1-14:表面有印刷的,字体须清晰,无缺印和重影现象,位置及色系正确,印刷字体先用水轻擦15秒再用浓度为98%的工业酒精轻擦15秒,或用3M胶纸粘而无脱落(重缺点)
2-2:需喷油部件之检验标准
2-2-1:部件表面不可有毛边,沙粒以不刺手或30cm处看不明显为合格(轻缺点)
2-2-2:部件表面不得有压克、刮伤、油印、结合线、顶高、模印 (轻缺点)
2-2-3:产品底色须符合要求(轻缺点)
2-2-4:包装须单独一个产品包装一个汽泡袋(轻缺点)
2-3:尺寸配合: (重缺点)
2-3-1:按照零件具体的检验规范所规定的项目检验尺寸
2-3-2:所有带定力弹簧的脚台,每批物料都需剖1-3PCS检查扣住定力弹簧的筋片厚度尺寸,
筋片厚度尺寸应在1.5mm以上,S322T3脚台扣住定力弹簧处筋片检测时需用专用检具检测2-3-3:所有18〃网圈与接头在超声波焊接后需牢固,并用12kgf以上的力拉接头不得松脱
2-4:性能:
2-4-1:外部零件及支撑或固定带电部件的塑胶件,依据安规要求需经过球压试验(见附录二)
(严重缺点)
2-4-2:防火性等级标准:在室内或避风的地方用酒精灯或打火机点燃试样(厚度在0.25mm以上)V0级需垂直燃烧后离火即灭;V1级需垂直燃烧离开火源后10秒内熄灭;V2级需垂直燃烧离开火源后50秒内熄灭HB级属不防火材料(严重缺点)
2-4-3:前罩、前网、后网、前壳、后壳等起保护作用的部件应进行冲击试验(重缺点)
2-4-4:表面喷油或电镀的产品,色系需正确;喷油、电镀需均匀;所有直接接触带电部件的零部件其与带电部件直接接触的面不可电镀如触控按键伸出柱子不可电镀开关头内表面不可电镀;内附着力评定以附着测试实验(见附录一)为依据,脱落面积不得大于20%(重缺点)
2-6:抽样标准:
2-6-1:外观检验依据GB2828-2003,Level Ⅱ级正常单次抽样法,重缺点依AQL1.0轻缺点依AQL2.5来判定合格与否
2-6-2:尺寸检验依据GB2828-2003,S-3级正常单次抽样法依AQL1.0来判定合格与否
2-6-3:性能检验依据GB2828-2003,S-3级正常单次抽样法来决定样本大小定字码,即是样本大小字码A抽1PC,B抽2PCS,C抽3PCS,逐次增之,抽检时若有1PC超过标准,则判定不合格
2-6-4:重量抽检依据GB2828-2003,S-3级正常单次抽样法,依AQL0.65来判定合格与否
2-6-5:实装抽检依据GB2828-2003,S-1级正常单次抽样法,依C=0来判定合格与否
2-6-6:原则上以每批进货量为一检查批次
2-7-1:外观每2小时抽检10PCS重缺点与严重缺点以C=0来判定合格与否,轻缺点允收2 PCS,拒收3 PCS
2-7-2:尺寸每4小时抽检1PC,依C=0来判定合格与否
2-7-3:性能、实装、重量每2小时抽检1PC,依C=0来判定合格与否
2-7-4:原则上每2小时对所检验物料作一次判定
常见的塑料成型方法有哪些?
塑料制品是以合成树脂和各种添加剂的混合料为原料,采用注射、挤压、压制、浇注等方法制成的。塑料产品在成型的同时,还获得了最终性能,所以塑料的成型是生产的关键工艺。
1、注射成形也称注塑成形,是利用注射机将熔化的塑料快速注入模具中,并固化得到各种塑料制品的方法。
2、挤出成型法是利用螺杆旋转加压方式,连续地将塑化好的塑料挤进模具,通过一定形状的口模时,得到与口模形状相适应的塑料型材的工艺方法。
3、压制成形又称压缩成形、压塑成形、模压成形等,是将固态的粒料或预制的片料加入模具中,通过加热和加压方法,使其软化熔融,并在压力的作用下充满模腔,固化后得到塑料制件的方法。
4、吹塑成形(属于塑料的二次加工)是借助压缩空气使空心塑料型坯吹胀变形,并经冷却定型后获得塑料制件的加工方法。
5、塑料的浇铸成形类似于金属的铸造成形。即将处于流动状态的高分子材料或单体材料注入特定的模具中,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固化,并成形得到与模具形腔相一致的塑料制件的加工方法。
6、气体辅助注塑成形(简称气辅成形)是塑料加工领域的一种新方法。分为中空成形、短射、满射。
扩展资料: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
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
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剂,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塑料成型
吹塑产品制作工艺是怎样的?
吹塑也称中空吹塑,是一种发展迅速的塑料加工方法。吹塑工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用于生产低密度聚乙烯小瓶。50年代后期,随着高密度聚乙烯的诞生和吹塑成型机的发展,吹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中空容器的体积可达数千升,有的生产已采用了计算机控制。适用于吹塑的塑料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酯等,所得之中空容器广泛用作工业包装容器。根据型坯制作方法,吹塑可分为挤出吹塑和注射吹塑,新发展起来的有多层吹塑和拉伸吹塑。一般常见的人们日常吹塑用品有瓶子、罐子、婴儿用品、体育用品等。
热塑性树脂经挤出或注射成型得到的管状塑料型坯,趁热(或加热到软化状态),置于对开模中,闭模后立即在型坯内通入压缩空气,使塑料型坯吹胀而紧贴在模具内壁上,经冷却脱模,即得到各种中空制品。吹塑薄膜的制造工艺在原理上和中空制品吹塑十分相似,但它不使用模具,从塑料加工技术分类的角度,吹塑薄膜的成型工艺通常列入挤出中。吹塑工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用于生产低密度聚乙烯小瓶。50年代后期,随着高密度聚乙烯的诞生和吹塑成型机的发展,吹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中空容器的体积可达数千升,有的生产已采用了计算机控制。适用于吹塑的塑料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酯等,所得之中空容器广泛用作工业包装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