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回弹法的技术原理
回弹法是通过测定商品混凝土表面硬度来推定其抗压强度。
混凝土表面硬度与混凝土极限强度存在一定关系,回弹仪的弹击重锤被一定弹力打击在混凝土表面上,其回弹高度和混凝土表面硬度存在一定关系。这样可以利用回弹仪测试混凝土表面硬度,并结合混凝土碳化深度从而间接测定混凝土强度。
下面我们就以回弹法检测进行探讨,所谓回弹法是通过回弹仪(一种直射锤击式仪器)测定混凝土表面硬度继而推定其抗压强度的方法。因此,我们在检测工程结构中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时用回弹法检测是最为快捷有效的方法。
回弹法检测原理混凝土结构的回弹法检测,就是利用弹簧作为驱动力,在利用传力杆弹击向混凝土结构的表面,然后对重锤反弹后距离进行测定,然后把回弹值作为和结构强度比较相关的一些指标,最终对混凝土结构强度的检测方法进行确定。
当标准养护件质量或者数量不足和标准养护件的检测结果不符合现行标准时,需要做混凝土回弹。
如何进行混凝土回弹试验
1、检验混凝土回弹仪,是否符合标准;双手握住仪器,让其垂直混凝土结构;慢慢挤压混凝土,读出数据,并做记录;用小锤凿混凝土结构,测量碳化的深,做记录;多测几次,取平均值,计算混凝土强度。
2、回弹前准备:调整回弹仪的技术指标数据。确认率定值。确认回弹构件是否满足回弹技术要求。混凝土回弹操作:确认待检测构件。确认检测区。对检测区进行表面处理。进行回弹操作。测定碳化深度。修订及确认强度数据。
3、回弹仪向下弹击时,弹击杆应分四次旋转,每次旋转 90°。
4、.选取十六个弹击点,去掉三个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出回弹算术平均值。2.当混凝土符合下列条件时可选用本规程提供的统一测强曲线。
回弹值怎么计算?
1、弹值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Rm算值——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 Ri——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现代技术的数显回弹仪,将该计算方法嵌入数显回弹仪主机内,可自动计算出回弹值。
2、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应从该测区的 16 个回弹值中剔除 3 个最大值和 3 个最小值,余 下的 10 个回弹值按下式计算: 10 式中Rm — 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 Ri — 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
3、余下的10个回弹值按下式计算:10式中Rm—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Ri—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去掉3个最大值、3个最小值。余下的回弹值, 取平均值。查附录A“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得到计算值。
4、混凝土回弹仪回弹值的计算方法 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应从该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余下的10个回弹值按下式计算:10式中Rm—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Ri—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
5、龄期d=6000,修正系数=0.94。龄期d=8000,修正系数=0.93。龄期d=10000,修正系数=0.92。龄期d=15000,修正系数=0.89。龄期d=20000,修正系数=0.86。
混凝土回弹计算方法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1、根据回弹仪无损检测规范,即根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在每个检测区域测得16个回弹值。每个读数都精确到1。
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摘要 回弹仪使用方法要点: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构件的抽查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件。
3、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应从该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余下的10个回弹值按下式计算:10式中Rm—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Ri—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
4、按《JGJ T 23-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的规定进行回弹强度计算。当测区数少于10个时,按取最小值。
回弹仪检测规范是怎样的?
构件的抽查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件。
回弹法检测的结果是强度推定值,规范规定不允许用回弹检测取代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只是在对构件混凝土强度有怀疑时使用。正常情况下混凝土强度检测应以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及《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执行。
钻取芯样:按T、0901“路面钻孔及切割取样方法”钻取路面芯样,芯样直径不宜小于100mm.当一次钻孔取得的芯样包含有不同层位的沥青混合料时,应根据结构组合情况用切割机将芯样沿各层结合面锯开分层进行测定。
回弹法检测砼强度的参考规范有:回弹代替留置试块。检测表面受害的结构混凝土。不必每个测区都测定碳化深度。应该采取抽样方法分别进行总体评定。最后进行混凝土强度总评定。
回弹模量试验检测方法测定回弹模量的方法,目前国内常用的主要有:承载板法、贝克曼梁法和其他间接测试方法(如贯人仪测定法和CBR测定法)。
回弹仪的工作状态逐渐低于标准状态。有时一个批量检测项目检测前后回弹仪率定值的差异较大,从而导致测试结果偏低。因此,在大批量检测时,应随身携带标准钢砧,以便随时进行率定检测,适时更换,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性。